首页 > 灵异恐怖 > 1992:从养猪开始 > 第139章 销路

第139章 销路(2/2)

目录

结果还没说几句,旁边就冲出来几个壮汉,都是那家的儿子侄子,一下子就把我们围住了。

凶神恶煞地问我们是干嘛的,哪来的,想找啥子事。”

他咽了口唾沫,继续说:“我说我是高龙乡的,想来问问你们要不要更便宜的猪肉。

话没说完,就被人狠狠推搡了几下,自行车也给踹倒了。

他们指着我鼻子骂,说河坝乡的肉摊子都是他们家的,让我滚远点,再敢来河坝乡抢生意,就打断我的腿。”

说着张福德指着自己肩膀上的尘土:“你看,这就是推的。我看那架势,真不是开玩笑的,那一家子人估计也是横惯了的,惹不起。”

得,又是一个硬钉子,而且还是家族式的暴力垄断。

王建安叹了口气,这跑市场开拓业务,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

看来周边这几个乡镇,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像施镇这样顺利,有的像保镇这样被有手段的地头蛇把持,还有像河坝乡这样直接家族垄断暴力排外的。

王建安安抚惊魂未定的张福德:“行,福德舅舅,我晓得了。

人没事就好,河坝乡这块骨头太硬,我们也先放放,不惹这麻烦。

我们先从能打开的地方做起,把公司做起来再说。”

张福德点了点头:“要的,我就先回去了。”

市场开拓受挫让王建安心情有点闷。

屠宰场的新房子还在盖着,砖墙也是一天天垒高。

但他知道,光有场地不行,销路打不开,杀再多的猪也是白搭。

晚上回家,尹祥平看他皱着眉头,问了几句。

王建安把保镇和河坝乡的事说了。

尹祥平想了想说道:“那个保镇的周老幺,不就是怕别人抢他生意吗?

他这种人,最看重利。

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直接跟他抢肉贩子,换个方式?”

王建安看向她:“换个方式?”

尹祥平试探着说道:“嗯……比如,我们不卖鲜肉,卖点别的?

就去镇上找找他们的饭店,问问要不要猪下水这些东西?

他们屠宰场小,这些东西肯定不够,说不定还愿意从外面进呢?”

王建安眼睛一亮,对啊,周老幺把持的是鲜肉市场。

但猪副产品这些,李家沟屠宰场以后规模大了,可以专门把这些东西收拾干净,批量卖。

饭店、卤肉店、食堂肯定需要,这倒是个避开正面冲突的好办法。

王建安有点兴奋:“祥平,你这话点醒我了!明天我就去保镇问问,看有没有饭店要这些东西!”

第二天,王建安就去了保镇街上,找了几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饭馆和卤菜店。

问他们要不要稳定的、处理干净的猪下水、猪头肉、猪蹄之类的货源。

果然,有两家饭馆的老板表示了兴趣。

他们现在都是从周老幺那里零散着买,价钱不便宜,而且收拾得也不够干净。

最主要的是数量有限,得抢着买。

王建安趁机报了价,比他们现在拿的价低,而且保证每天送货,收拾得干干净净。

其中一个开卤肉店的老板当场就订了两副猪下水和一个猪头。

他和周老幺的关系不好,这些稀罕货从来都没有他的份,每次他都是提前去县里买回来的。

王建安也很兴奋,虽然这量跟鲜肉没法比,但总算打开了一个口子!

而且这东西利润其实不低,只是费人工。

王建安回来,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华强他们,让他们以后杀猪,猪下水这些都单独收拾出来,弄干净,分类放好。

“保镇那边,鲜肉暂时进不去,我们就先卖这些副产品,慢慢来,不急。”

至于那个动粗的河坝乡,王建安直接放弃了。

一个是那里猪肉需求量不大,顶天了就一头多,不到两头的量。

另一个就是这种家族氏的暴力行为,比周老幺那种更危险。

他们不会动脑子,突出一个莽。

没必要去招惹这种明显很危险的地方,安全第一。

王建安决定把精力主要放在巩固施镇市场和开发类似河坝乡这样没有屠宰场,但是民风相对淳朴的乡镇上。

他又派了两拨人,往另外两个方向去探路。

一个叫青岗乡,一个叫石塘乡。

青岗乡比较顺利,跟施镇情况类似,谈下来了两家肉贩子。

石塘乡则反应平淡,那边的肉贩子似乎对换供应商没什么兴趣,即使提出了价格优势,他们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

王建安也不强求,能多开一个点是一个点。

随着往外送的肉量增加,原来的小拖拉机不够用了。

王建安跟张泽安商量了一下,动用了一部分股金,去买了一辆二手的双排座小货车,专门用来送肉。

这样跑得更远,拉得也多。

不过合作社没有会开货车的,只得从外面请一个司机。

这也让王建安意识到,李家沟得培养自己的货车司机了。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屠宰场的新厂房也终于盖好了。

三间砖瓦房,水泥地面,砌了标准的灶台和大锅,挂了新的肉架,看着就正规了不少。

请来的三个杀猪匠也上了手,加上张华强他们三个,现在一天稳稳能杀十五到二十头猪。

不过现在还没有达到过最大负荷,平均一天就杀十头猪。

一部分供应高龙乡本乡,大部分都送往施镇和青岗乡。

那位退休的陈会计也正式来上班了。

戴着老花镜,先把社员入股的钱从新统计了一番,随后又把买设备、修房子、开公司认缴等资金都一一做了详细账本。

王建安让他帮着拟了个简单的工资表,杀猪匠、送肉的司机、还有偶尔来帮忙的社员,都按天或者按量记工发钱。

一切都开始慢慢走上正轨,虽然磕磕绊绊,但总算把摊子撑起来了。

王建安暂时兼任着这个“高龙乡绿色畜禽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经理。

晚上,他坐在临时办公室里,就着一盏昏黄的灯泡,看着陈会计做的账本。

虽然粗看还没什么大利润,但仔细计算,现在屠宰场一年批发的猪几乎快和养猪场相当了。

这意味着以后养猪场的猪不需要再出售给其他猪贩子了,彻底摆脱了中间商赚差价的问题。

不过现在养猪批次比较集中,需要优化养殖时间。

要不然肥猪都到了出栏时间,为了配合养殖场,还得在猪圈白养一段时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