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 第143章 重八,我们当父母的也要学新学

第143章 重八,我们当父母的也要学新学(1/2)

目录

寝宫内烛火摇曳,映着朱元璋那张素来威厉的脸庞。

这位以铁血手腕扫平群雄、定鼎天下的洪武大帝,此刻竟像私塾里犯错的学童般,垂首聆听着身旁马皇后的训诫。

马皇后则正容敛色,语气凝重地与他促膝长谈,眉宇间满是对大明基业的忧虑。

“重八,你仔细想想,自古以来,能征善战、亦善文治的帝王不在少数。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就大业,正如苏河所言,皆因身边汇聚着一群志向相同的贤才。”

“而能登上帝位者,定然是其中最卓越之人,否则既难以服众,更无法赢得天下百姓的拥戴。”

她话锋一转,声调沉了几分:

“可你再看,无论开国帝王何等雄才大略,都改不了一个铁律……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无一不是昏庸无能之辈。”

“周朝享国八百年,却因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耗尽诸侯信任,最终犬戎破镐京,王室东迁,自此一落千丈。”

“秦朝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华夏,创下不世基业,却落得‘暴秦’骂名,丞相赵高指鹿为马,蒙蔽秦二世,老秦百姓不堪繁重赋税与徭役,竟纷纷倒向项羽、刘邦,助其推翻秦室。”

马皇后的目光落在朱元璋脸上,带着一丝痛惜:

“这般例子,历朝历代数不胜数,甚至连咱们大明的未来,苏河也早已言明。你还记得吗?苏河曾说过,咱们大明最后的皇帝,是如何结局的?”

朱元璋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痛楚:

“朕怎会忘记!是老四一脉的朱由检,崇祯皇帝。”

“正是。”

马皇后点头,声音柔和了些,却更显沉重:

“可我更希望你记住,朱由检虽是咱们的后人,却也做到了‘天子守国门’!”

“城破之日,他自缢于煤山,临死前还留下遗诏,愿以己身之死,换闯贼与异族不伤害皇城百姓。”

“重八,你在濠州放牛时,我在定远家中苦读。你入皇觉寺为僧时,我仍未辍卷。后来你随郭帅起兵,驰骋疆场,我即便在后方营中照料伤兵,或是看护年幼的标儿,也从未放下过书本。”

“万卷史书早已刻在我心里,历朝兴衰皆有迹可循,无一例外,皆是因君主无能而致。即便有些末代君主想力挽狂澜,最终也只能有心无力,你就没想过,这究竟是为何吗?”

马皇后连番诘问,让朱元璋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苏河那句“王朝兴衰皆有定数,却非不可改”的沉重。

原来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时,落在每个统治者肩头的,竟是泰山压顶般的重量。

“重八,我来告诉你答案……是因为中原大地数百年来的制度固化!”

马皇后一字一顿:

“老话说‘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你懂这话的意思,可还有一句更刺耳的话你别忘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这话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苏河所言‘唯有革新方能长久’是对的吗?”

此言一出,寝宫内虽静得能听见烛花爆裂声,朱元璋却觉得震耳欲聋。

他沉默了许久,终于抬头,双眼通红地看向马皇后:

“妹子!咱该怎么办?咱真不想自己打下的江山,最后成了别人的嫁衣!难道咱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在外人面前,朱元璋是那个麾下将士沾染上万条人命、气势如铁血浮屠的洪武大帝。

可在马皇后面前,他永远是那个从濠州乡间走出来的、憨厚耿直的朱重八。

望着丈夫手足无措的模样,马皇后心中疼惜,伸手轻轻揽住他的头,以掌心的温暖安抚他的焦躁。

“重八,咱们是时候主动去学那些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了。先前我以为,只要标儿、雄英他们学好就行,毕竟未来大明是他们的天下。可现在我才想明白,咱们做父母的,本应是孩儿最后的依靠。”

“若是有一天,他们遇到难题,咱们却连半点建议都给不出,那该多难过啊?”

她的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