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马皇后:不如让苏河教雄英(2/2)
如今要把儿子们交给苏河这个外人,他实在犯嘀咕。
“你倒没说错,苏河能耐大。”
马皇后笑了笑,语气却很笃定:
“可正因为他懂后世教育,咱才该让他试试。真要是教得不好,及时叫停便是。万一能教出不一样的皇子,带着大明变强,咱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眼神一动,试探着问:
“妹子,你不是跟咱开玩笑吧?真要让他管皇子们的学业?”
“当然不是。”马皇后摇头,“不过你担心的也有道理。苏河跟那些小皇子不熟,说不定会偷懒。可若是让他教雄英呢?”
朱雄英是朱标的长子,刚满四岁,天赋异禀,小小年纪就开了慧,国子监的大儒们早就盯着,想当他的老师。
马皇后原先属意方孝孺。
那是宋濂的关门弟子,素有“小宋濂”之称,朱标就是在宋濂教导下成长起来的。
可自从认识了苏河,她改了主意。
与其守着古法经学,不如让雄英学些先进思想。
“让他教雄英?”朱元璋瞬间坐直了身子,语气急了,“万一雄英被他带坏了怎么办?”
“你啊,总担心这些没影的事!”马皇后打断他,“真不放心,你可以去旁听啊!他要是敢说胡话、藏私心,你当场拦着便是。”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觉得这话在理,可又拉不下脸:
“咱是皇上,去听臣子教书,像什么样子?罢了,这事你跟标儿说吧,咱不管了。”
“这事本就是标儿先跟我提的。”马皇后笑着说。
朱元璋愣了愣,随即赌气似的起身:
“合着就咱最后一个知道!行了行了,咱要睡觉了!”
说罢,他掀了被子蒙头就躺,活像个闹脾气的孩子。
马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吹灭了桌上的烛火。
……
与此同时,蓬莱府外,两辆马车停在门口。
府门前的侍卫没站在寒风里,而是躲在两座“玻璃亭”里。
这是苏河带来的玻璃烧制之法,如今只在权贵府邸能用。
寻常百姓见了,只当是“透明琉璃”。
朱标从马车上下来,拍了拍苏河的肩膀:
“苏兄,都到家门口了,不请我进去喝杯温酒?”
苏河笑着翻了个白眼:
“你小子,哪儿是想喝酒,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进来吧!”
蓬莱府里挂满了小灯笼,一步一盏,暖黄的光映在地上,像撒了满地星辰。
朱标上次来还不是这样,忍不住感慨:
“你这地方,比皇宫还热闹。雄英要是来了,指定赖着不走。”
“可别!”苏河连忙摆手,“我可不爱带小孩,你儿子要是赖在这,我这蓬莱府不成托儿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