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给我说说五龙同朝(2/2)
可每次真要动手时,他眼前就会浮现出许多画面。
要是苏河真死了,马皇后怎么办?他儿子朱标怎么办?
牛痘虽研制出来了,但要传遍整个大明,最少还得一年。
这世上御医治不好的病,又何止牛痘一种?
万一将来他孙子朱雄英不是死于天花,而是别的疑难杂症呢?
到时候,苏河却已被他杀了,那岂不是自断后路?
朱元璋自问,他确实不喜欢苏河。
可偏偏,拿他没办法。
他几次试探马皇后,发现她是真把苏河当作大明的救世主,甚至将他和太子朱标视为一体。
从多次交谈中,朱元璋得知,老朱家后世的皇帝大多短命。
所谓“五龙同朝”,表面上好听,可老朱不蠢。
这背后绝对有刺耳的真相。
但他是朱元璋,不会因真相难听就做缩头乌龟。
这些日子以来,他从苏河那儿学到一个道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一个人的面子不重要,后世子孙能长久延续,才是真正的大事。
所以,朱元璋对苏河的态度就变成了:
为了老婆,为了儿子,为了孙子,为了千秋万代……
忍了!
但他绝不会让苏河肆无忌惮。
至少到现在,苏河仍无一官半职。
没有实权,便是朱元璋手中最大的把柄。
宫殿之内,气氛凝重如冰。
虽未剑拔弩张,却已是箭在弦上。
“那个……陛下……”苏河轻咳两声,打破沉默,“五龙同朝,表面风光,背后的故事,可就有意思了。”
朱元璋挑眉,明显来了兴趣:“哦?听你这语气,后面那四条龙,很不简单?”
第一次听这说法时,老朱下意识以为第一条龙是自己,既然朱棣造反成功,那他应是第二条。
后面三条,自然也是他的后代。
苏河却摇头:“陛下,您误会了。”
“所谓五龙,按名号算,分别是:太祖朱元璋……”
听见他直呼自己姓名,老朱鼻腔里哼出一声。
这世上能这么叫他的,只有马皇后一人。
但他挥了挥手,示意继续。
“第一条龙是您,第二条是建文帝朱允炆,往后是永乐帝朱棣,再是洪熙帝朱高炽,也就是朱棣的长子,您的孙子。”
“最后一位,是您的曾孙,朱瞻基,年号宣德。”
隔辈亲,是华夏千年传统。
听说自己能见到曾孙,老朱不由露出笑容。
可笑着笑着,他的表情又阴沉下来。
五龙之中,竟有朱允炆!
“苏河,你给咱说清楚,后世有没有记载,咱为啥选朱允炆继位?这小子后世评价那么差,咱这么英明,怎会选他?不合理啊!”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建文帝的存在,让“五龙同朝”的美誉显得格外讽刺。
苏河摊手摇头:“陛下,这问题我也无能为力。后世记载模糊,历朝历代都会修改史书,趋吉避凶。”
“据我所知,若没有我出现,常氏意外早逝后,吕氏不久便成为太子妃……其中门道太深,我也说不清。”
没得到答案,朱元璋憋着一口气:“不提这混账!说说棣儿接手大明后怎么样了?”
一提朱棣,苏河顿时来了精神。
永乐大帝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