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新老圣女(五千字大章 )(1/2)
初到雍州,李茂愣神许久。
外面乱的天都快要塌下来了,雍州反而一片太平盛世的模样,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
更别说,他在进雍州境前,还砍了一伙盗匪,身上的血气与杀气都没散。
然而,进了雍州,两者反差太大,令他失神良久。
沿着官道一路前行,李茂一行经过田边,见到几位武者正在施展法术,催动风化作一口口风刃,帮农户收割旱稻。
武者修为不高,只开了灵胎神藏。
李茂忍不住停下来观望,他见过了京城百态。
可眼前这一幕,却是在京城见不到的景象。
“哥,他们修行的是天魔教的法术哎。”秦牧小声开口,李茂微微颔首,的确是天魔教风堂的法术秋风贴地行。
此时,这几位武者已经帮几户人家收完旱稻,正在与农家结账。
其中一个女孩提醒道:“今天不要着急晒稻谷,傍晚会有雨。”
那几户农家连声感谢。
这几个武者见到李茂、秦牧立在农田边一直往这边看,心中诧异,如此穿着的人物怎么会在田间?
寻常农户下田,都是粗布麻衣,哪里像这两个人,一个锦衣,一个大氅。
那个女孩上前,来到李茂不远处停下,见礼道:“师兄,有事?”
李茂温和笑道:“你们是风堂的?”
那女孩心中一惊,不敢接话。李茂继续道:“我刚才见你们用的法术是秋风贴地行,所以有此一问。教你们这一招的,应是风堂堂主吧?”
那女孩迟疑一下,道:“是风堂雷正隐堂主。”
李茂皱眉道:“我观你们施法时,有所迟滞,风刃操控灵活不足。风堂没有教全这式法术?”
其他几位武者也上前来,一位少年摇头道:“雷堂主只是偶尔才传授我们几招,但往往只教一遍,便不再教了。我们也因此没有学全。”
李茂运转元气,引得劲风阵阵,他道:“他没教会你们,我来!你们且看好。”
他就在稻田旁边催动元气,施展出秋风贴地行。
只见一口口风刃如弯刀,如田间游蛇,穿梭而行,百十口风刃都是贴着地面,若是放在厮杀斗战之中,这些风刃便是直奔敌人的脚踝而去。
“这一招不仅仅是刀刃贴地而已,还可以如此施为。”李茂唤来一口风刃,脚踏风刃,让风刃载着自己移动,向前向后,忽左忽右,灵动诡谲。
不止如此,李茂站在风刃上的同时,还在继续施展法术向前攻去,百十口风刃呼啸,席卷方圆六七丈的空间,呼啸声不绝于耳。
“可学会了?”李茂散去术法,问询面前几位武者。
秋风贴地行虽然是风堂中最普通的一招法术,可若是用心研习,加以扩展深化,最终展露出的威力其实并不小。
既能用于生活,也能用于厮杀。
几个少年少女又惊又喜:“多谢师兄指点!雷堂主从没有教过我们脚踩风刃这种打法。”
“术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李茂在田埂旁坐下,邀请他们一同坐下,开口道:“修行就如打铁,铁锭经由炉火淬炼,可做刀,做锤,做镰,做剑....一切种种皆有铁匠本人所定。”
“修行亦是如此!你们是操弄铁锤的铁匠,这法术便是落在你们手中的铁锭,不能默守陈规,要胆子大一点,要学会变通,要学会变化。不要害怕,也不要畏畏缩缩,放手去干!”
几位武者似懂非懂,秦牧却是眼睛一亮,有所领悟。
李茂说完这句话后,陷入了深思,眉头挤在一起,似有另有所得。
秦牧见他这模样,呼唤那几位武者。
“这法术我也会!我哥应当是在教导你们的过程中又有所得,咱们不要打扰他,去一边,我教你们!”
几位武者自无不可,跟在秦牧身边去了一旁的空地学习。
李茂坐在田埂上,触目所及便是丰收的田地,旱稻堆积如山,农户牵来牛车,捆扎、打捆、送上牛车,虽然劳累,可眼里却满是生气。
这与雍州之外的景色不同。
外面不论是官员、百姓、豪绅都是人心惶惶,眼里失了生气。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到商品买卖,上到国家大事,无一不是牵一丝,动全身。”
“这延康正值变法,虽说乱象四起,却仍旧脱不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乱象虽是灾祸,可改变要从推倒旧事物开始,新事物将会从旧事物的尸骸中生根发芽。延康国师现在便是在做这件事,为了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要将内部的乱因引诱出来,快刀斩乱麻,虽然会伤筋动骨,可却不会损害本源。”
“要想变,就得先从旧事物中着手,寻找出新的契机,寻找出新的道路才行。”
“道路....变化....变革...”李茂低着头默默思量。
另一边,秦牧也在教导那几位武者。
“秋风贴地行这一招其实还有另外几种变化!这风刃并非一定要贴地而行。”
秦牧施展秋风贴地行,手指震动,令一口口风刃竖了起来,向上攻去,道:“法术一道,其实与剑法和战技相通。秋风贴地行虽然是法术,但也随时可以化作剑术或者战技。”
他取出一口刀丸,轻轻一震,刀丸中一口口弯刀飞出,施展出来的也是秋风贴地行,招法变化虽然不如法术,但是威力却提升了数倍。
秦牧双手抄起两口弯刀,突然刀光大涨,他双手翻飞,刀光贴地而行,施展出的招法竟然也是秋风贴地行,威力又比刀丸施展强了几分!
秦牧收刀,一口口弯刀飞回,铮铮铮相继没入刀丸之中。
他回头看去,只见那几个少年少女都看得呆了。
秦牧露出笑容,道:“你们看明白了吗?”
一个女孩喃喃道:“法术怎么可以化作刀法,化作战技?雷堂主也施展不出来……”
秦牧循循善诱道:“我哥不是说了吗?修行者是铁匠,法术就是铁锭。铁匠是活的,铁锭是死的。要学会变通!谁规定的法术一定便要当成法术来使?当成刀法来使未尝不可,当成战技来使,也是顺其自然。你们修炼法术的时候,不用默守陈规,不必拘泥于他人经验。”
几个少年少女若有所思。
秦牧将这一招的精要又讲解几遍,待到他们将这一招学全。
这时李茂也从田埂上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
当初离村时答应村长的那一刀,有眉目了。
“哥,我把后面几种变化都教给他们了。”秦牧见到李茂过来,连忙出声。
“不愧是我弟弟!”李茂拍了拍秦牧肩膀,以示鼓励。
秦牧笑的得意,叉着腰。
李茂看向几位武者,问道:“几位可有上学的想法?”
一个男孩摇头道:“有!但是穷,穷的养活自己和家里人都难,哪里有余钱去上学。”
李茂摇头,“这想法不对!人,还是要上学的。”
“这事我来办。将来必定让你们都能上学。”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国师都不敢夸下如此海口,你倒是敢说!”
李茂回身,见到说话那人,笑道:“我为何不敢?不过是与天下斗罢了。延康国师做得,我为何做不得?”
少年祖师站在不远处,旁边还跟着执法长老,执法长老笑道:“少教主胸怀山河,自然是不比延康国师差的。就是请您稍稍收敛点儿,莫要步子太大,扯到裤裆。”
少年祖师哼道:“他会扯到裤裆?他连裤子都没有!我看,这小子上位之后,还是得咱们来给他擦屁股!”
“这不是好事吗?能者多磨呀,祖师。”李茂笑嘻嘻的。
“德行!”祖师摇了摇头,转身就走,“走吧,教众已经等你多时了。”
李茂称是,带着秦牧和狐灵儿发跟上他与执法长老,向雍州城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