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末座少年,异日必是有名卿相(2/2)
“天下第二好啊。老子曰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李家老太爷笑道:“不过弘之小友,科场较量可不比射虎,在文章一道上也要一样精进哟。”
“老大人放心吧,四字谜射得好,至少破题不会差。”白家老爷笑道。
“确实需要捷才无碍,学问扎实啊!”黄兵宪也拢须称赞道:“我观此子始终镇定自若,他日必能有所建树。”
他忽然想起一事,问苏录道:“你是不是有个兄弟叫苏泰?”
“回兵宪,正是家兄。”苏录恭声道。
“好好,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都出类拔萃呀!”黄兵宪便笑问道:“他来了吗?”
“来了。”苏录赶紧朝外头张望,果然看到二哥还在门外等着自己。“就在门口呢。”
“快叫他进来。”黄兵宪说着转头对韩指挥道:“万户侯,我给你介绍位壮士。”
说着,便将苏泰力擒齐三,硬生生夹断其双臂的壮举,讲给韩恩。
韩指挥果然来了兴致,打量着从外头进来的苏泰,眼前一亮道:“真是块绝好的胚子!”
“本官已经推荐他上泸州武学了,日后就靠韩指挥好生栽培了。”黄珂便让苏泰拜见了韩恩,往后苏泰就在他手底下混了,县官不如现管,拜一拜总没坏处。
韩恩很高兴,每回这种场合,热闹是别人的,落寞都是他自己的。黄兵宪能找个少年来让自己参与一下,他已经很感激了。
便命人斟了一碗白酒,端给苏泰道:“来,壮士满饮!”
“是。”苏泰也不含糊,双手接过酒碗,吨吨吨便一饮而尽。
“哈哈,好!这才是爷们喝酒!”韩指挥高兴地拍了拍苏泰的肩膀道:“遇到什么事,尽管到指挥衙门找我。”
“是。”苏泰脸不红气不喘,躬身告退。
黄兵宪却叫住苏录,让他坐在下首,问道:“苏泰说他的四书义都是你教的?”
“是。”苏录道:“这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
“你是怎么能讲透彻的?让你哥一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都能对四书的义理了然于胸。”这才是黄珂最想知道的,如果苏录的法子好用,他准备在泸州各卫所推广,让丘八们好好学一学圣人的道理。
“学生就是正常讲述而已,主要还是我哥悟性强。”苏录轻声道。
“这样啊……”黄兵宪略有些失望,还以为苏录有什么特别的法子呢。不过想想也是,圣人的文章哪有什么捷径可走?
“兵宪大人要是想让将士们识字学道理,不如也试试苏录的注音符号?”贾知州笑道。
“可以,回头细聊。”黄兵宪点点头,但也没抱多大希望,毕竟贾知州都没在泸州推广。
“那晚生就告辞了,不打搅老公祖和诸位大人的雅兴了。”苏录自觉告退。
“离席之前,你是不是还差点什么事?”贾知州板着脸道。
“请老公祖示下。”苏录忙道。
“每个人的灯虎你都射过了,是不是也该射本州一个?”贾知州这才展颜笑道。众人也陪着笑起来。
“请老公祖出题!”苏录恭声道。
便听贾知州朗声道:“听好了——谜面是‘末座少年,异日必是有名卿相!’射《诗经》一句!”
“好好!”堂中响起热烈的叫好声。“老公祖这谜面,真是贴切现实,浑然天成啊!”
“弘之一定要发愤图强,对得起老公祖的期许!”众老爷纷纷赞叹道:“他日你若为有名卿相,今日之事必为一段佳话!”
“不过你还是先射中谜底吧,这个灯虎非射不可呀!”几位老爷笑道。
“是。”苏录拱手应下,提笔在纸上写下了‘绿衣黄裳’四个大字!
“好!”堂中众人齐声赞好。“这小子还真是难不倒!”
其实知州大人的灯谜是临时有感而发,自然谈不上多精巧,当然大家该夸还是得夸的……
谜面出自唐张固的《幽闲鼓吹》:是说潘侍郎母亲借宴席观察其同僚,完事儿对潘侍郎道:‘末座惨绿少年,异日必是有名卿相!’
那身着浅绿官服的人,名叫杜黄裳,后来果然官至宰相。
所以答案就是《诗经·邶风》中的那句‘绿兮衣兮,绿衣黄裳’中的‘绿衣黄裳’!
ps.后两章还没顾上检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