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智商不够(1/2)
周志强还真打算在市里开服装厂了。
他能带来南方引进的布料、新颖的款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许淮宁很看好他。
“真看好他呀?”陆沉舟问道。
“当然。”
陆沉舟对服装不了解,但他信任许淮宁。
“那我得帮帮他。”
谈到办厂,许淮宁又有新的想法,“让大姐去学会计吧。”
“学会计干啥?”
“姐夫的厂子快办起来了,什么人才都缺,让大姐学会以后去当会计。”
“大姐要是学会会计,以后厂子里每一分钱进出都清清楚楚,姐夫人太善,管钱不行,难道你想让他当大火炉啊?”
陆沉舟,“说的什么话?我让他当就当,我不让他当,他就不当了?”
许淮宁推了他一把,“你急什么?说话就听半截,这么没耐心?”
“好好好,接着说。”
“会计能掌握着一个厂子经济命脉,有了这个,大姐还怕啥?没钱姐夫还怎么当大火炉温暖众生?”
陆沉舟明白了,“我支持。”
市里就有财会学校,有速成班,也有半年一年的定规定向培训班,都是为企业输送的。
陆挽舟要尽快投入工作的,只能上速成班。
许淮宁把打算和目的跟大姑姐一说,都不用做思想工作了。
“弟妹,我去,我一定好好学。”
在深市那会,她走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当起了家庭妇女。经济上是宽裕,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操心,但男人像放的风筝,在天空乱窜,一不注意就脱缰了。
现在,她愿意给周志强一个机会,但不能让他自由发展,为了孩子,一点点苗头都得掐灭了。
男人挣的钱,她挣的钱,只能给两个孩子花,不相干的,别想。
两天后,市财会学校报名处。
陆挽舟捏着钢笔,在“三个月速成班”和“半年制定向班”之间犹豫。
“同志,决定好了吗?”工作人员敲了敲玻璃窗。
“姐,你只能报速成班,要是以后还想深造,就去再报个函授班,不耽误你工作。”
陆挽舟知道,她得尽快投入工作。
她在“三个月速成班”后面的方框里打了个勾。
周志强的服装厂是部队自己的厂子,职工优先从军嫂里面选取。周志强还允诺,军需加工费全是半价,为部队小学每年免费提供两身校服,一身春秋装,一身夏装。
作为支持,部队领导出面,帮周志强协调了一套厂房,在离部队七八里的地方,方便职工上下班。
这天,废旧厂房里,周志强正和工人们清理积灰多年的纺织机。
陆沉舟带着几个士兵进来时,他惊讶得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
“沉舟,你这是……”
“别误会,周末义务劳动。”陆沉舟脱下军装外套,露出洗得发白的绿背心,“领导说了,厂子开张前要把消防通道清出来。”
他指了指角落堆积如山的废料,“这些今天必须搬完。”
周志强突然红了眼眶,转身用力推起搬运车,他听见陆沉舟对战士们说:“都卖力点,这可是咱们军属自己的厂子。”
打这以后,陆沉舟经常带战士们义务劳动,进度加快了。
厂房要重新装修,该拆的拆,该补的补;机器要联系厂子运货、安装;开始接受女工报名,培训。
这些都需要时间。
报名这事,就交给陆挽舟和许淮宁了。
刘卫红和简荷也着急。
“弟妹,我们也不是咒你,你这生意长久吗?”
许淮宁知道她们的顾虑,服装厂有部队当后盾,以后差不了,可她的制衣店是个人生意,就不好说了。
“嫂子们不用担心,你们现在选择服装厂,我也不会怪你们。但你们也知道吧?服装厂是我大姑姐夫开的,就算我的制衣店不行了,往服装厂塞两个人不难。”
刘卫红一下子高兴了,“有弟妹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你也别怪我们,都是因为家里穷闹的。”
男人工资高一点不假,但扛不住填一百个窟窿,不管公公婆婆生几个孩子,人家捧人场,他们就得捧钱场。
光养老的就算了,一个爹一个娘的也算计,今天儿子娶媳妇,明天闺女学手艺,后天自己身上长个疙瘩,一摸出溜转,怕是得了不好的毛病……
光靠男人一个人的工资,不经抠。
她们挣了钱尝到了甜头,日子可真是好过。
“放心吧,不怪你们,干得好,我还会发奖金。”
这么一来,两个人又如打了鸡血一般。
——
许培敏是踩着高跟鞋进门的。
许淮宁正给双胞胎缝小袜子,听见那咯噔咯噔”的动静就抬起了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