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于情于理都不太对劲啊!(1/2)
岭北行省,囊括后世内蒙古北部及蒙古全境,地缘之重,非同小可。
此地水草丰美,平时牧马养兵,战时便是悬在大明头顶的利剑!若被外敌握在手中,向东可抄辽东后路,向南则直逼京畿,向西更威胁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元廷视其为“龙兴之地”,苦心经营,早已非蛮荒之地,而是富庶的塞外明珠。更重要的是,从此地发兵,骑兵可一路向西,直抵万里之遥的欧陆腹地,其势之便,远超想象!
如今岭北仍握在北元手中,更有那“天下奇男子”扩廓帖木儿坐镇。北元也非后世那些零散部落可比,它仍是占据大片疆土的前朝正统!此战,势在必行。
一番剖析下来,连朱标也不禁动容,拊掌叹道:“李琪啊李琪,你这番见识眼光,已远超同辈,足可为将帅之才了!”
“标哥过誉了!”李琪笑着摆手,“您找我,可是有事?”
朱标嘴角微扬,点了点头。
“北伐大军已动,眼下筹措的钱粮辎重,只够支撑第一阵。”
“所以你那商道上的谋划,得再快些了!”
说穿了,就是要钱,要粮!前线将士的口粮,半点儿也耽误不得!
李琪:“……”
得!这劳碌命,算是躲不过了!
大中城。
一座气势恢宏、古韵盎然的高楼平地而起。
北伐大军开拔半月后,这座备受瞩目的“珍宝楼”终于开门迎客。
开张这日,李琪亲自到场。更令人瞩目的是,他身边簇拥着徐辉祖、邓镇、冯诚、李存垣这些顶级勋贵家的公子。
围观的百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整条街背后站着的是这等人物。
老天爷,这几乎把大明朝顶级的勋贵子弟都聚齐了!
魏国公府的继承人,徐辉祖!
曹国公府的继承人,李存垣!
韩国公府的继承人,李琪!
卫国公府的继承人,邓镇!
宋国公的侄儿,冯诚!
……
随便拎出一个,最差也是侯府的世子爷!
这阵仗,寻常的权贵富户,哪能跟整个勋贵圈子相提并论?
然而,真正让全场轰动的,是随后驾临的贵客。
当朝太子,素有贤德之名的大明储君,朱标亲临!
李琪赶忙领着众人向太子行礼。朱标面带笑容,随意地摆了摆手,显得十分平易近人。
不过,与李琪交谈时,太子却打趣道:“李琪啊李琪,如今你这名头,可真是响亮了。”
“嗯?此话怎讲?”李琪顿时面露怒容,“是哪个鼠辈在外污我清誉?”
太子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无奈:“那胡惟庸,臀股遭了你的新式火药重创,伤势着实骇人。”
“万幸御医救治及时,性命暂且无碍,只是大半年怕是下不得床了。”
闻听此言,李琪脸上非但没有庆幸,反而流露出深深的不满。
“这厮命竟如此硬?”
“那么近都炸他不死?”
朱标:“……?”
众人:“……!”
好家伙!
这、这……
你是存心要取那胡惟庸的性命不成?
太子一脸错愕地看着李琪,忍不住追问:“李琪,按说胡惟庸与你家也算沾亲带故,你为何对他如此深恶痛绝?”
李善长之弟李存义与胡惟庸结为姻亲,李存义之子李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正因这层关系,李存义成了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的联络人,此事淮西勋贵尽知,连圣上与太子朱标也心知肚明。
李琪这般行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古怪。
李琪看看太子,又扫视了一下左右,竟大着胆子凑近,半揽着太子的肩膀,附耳低语:“彪哥,那胡惟庸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绝非掌权之才。若让他得了势,必是第二个杨宪,甚至比杨宪更为猖狂跋扈!”
朱标听罢,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