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闻风丧胆的利器!(1/2)
陛下,此物的确是沙场利器!”李琪斩钉截铁道,“故臣斗胆请陛下,挑选一位才学冠绝的名士前去点火一试!”
此言一出,众人皆愣。
朱元璋皱眉:“点火?还要才学渊博的名士?你小子搞什么名堂?”
李琪一脸肃然:“陛下,此物乃臣遍查先秦古籍,呕心沥血所得,蕴含天地至理!这初次点火,意义非凡,非当世硕儒大贤不可担当!”
嘶……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众人被他唬得一愣一愣。
朱元璋深深看了李琪一眼,目光转向文官队列。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文臣们,纷纷低头,生怕被点中。
李琪又补了一句:“陛下,此物一旦现世,必将大大增强我军战力!这首次点火之人,定当青史留名,万世流芳!”
“青史留名?万世流芳?”文官们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燃起炽热的光芒。
胡惟庸反应最快,立刻正色道:“陛下!李公子所言极是!为验明此物神效,臣不才,愿为陛下、为大明将士,亲自点火一试!”
朱元璋嘴角抽搐,恨不得一脚踹过去。这厮变脸也太快了!方才还缩着脖子,一听能名垂青史,立马就跳出来了?
“咳……既然胡学士有此报国之心,那便由你去吧!”朱元璋没好气道。
胡惟庸大喜过望,全然没注意到李琪眼中一闪而过的怜悯。
众人走下点将台,来到校场中央。火药包被安置妥当。
李琪将点燃的火把递给胡惟庸,再次叮嘱:“胡学士,千万记住!点着了,立刻跑!有多快跑多快!”
说完,他转身撒腿就跑。
胡惟庸望着他的背影,满脸鄙夷:竖子胆小如鼠,难成大器!点火而已,何惧之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留名机会啊!
迎着同僚们羡慕的目光,胡惟庸将火把稳稳凑向那根滋滋作响的引信……
李琪回头一看,见他还在摆姿势,急得脸都白了,扯着嗓子大喊:
“跑啊!姓胡的!你杵在那儿等死吗?”
点将台上。
李琪这声嘶力竭的吼叫,把众人吓了一跳。
朱元璋也被惊得一激灵,随即沉下脸:“不过一点火药,你鬼叫什么?”
他身经百战,对火器并不陌生。战场上,火器用处有限,除了攻城时炸炸城墙,准头差、易炸膛,将士们都不爱用。本以为李琪能弄出什么新花样,结果还是火药,实在失望。
“陛下,”李琪急得直跺脚,指着远处,“咱们……赶紧往后退!快!”
李文忠硬着头皮开口:“陛下,要不……咱们再退远些?”
朱元璋皱眉:“保儿,慌什么?就那么点东西,能翻出多大浪花?”
“标儿(指朱标),李琪那小子说……这玩意儿猛得很!”李文忠凑近皇帝,声音压得极低。
这话一出,连太子朱标也坐不住了。他悄悄挪到李琪身边,扯了扯他衣袖:“你这东西……动静到底有多大?”
李琪左右看看,小声道:“标哥,快!赶紧请陛下往后挪!真不开玩笑!”
朱标心头一凛,一股莫名的危机感骤然升起。他虽觉匪夷所思,却不敢怠慢,立刻上前架住朱元璋的胳膊:“父皇,此地不宜久留!”不由分说,搀着皇帝就往点将台下跑。
李文忠早已提醒过勋贵武将,众人见状,呼啦啦跟着往下撤。李琪也没忘了他爹李善长,一把拽起就走。
点将台上,只剩下刘伯温、汪广洋等一众文官面面相觑。
点火药而已,至于吓成这样?陛下都下去了,咱们……
念头未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