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必生大乱!(2/2)
“朕,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老朱负手而立,话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不需要杯酒释兵权!”
“朕只需……分封诸王!”
分封诸王!
朱标心头一跳,脱口问道:“父皇是想……将弟弟们分封到各地为王?”
“不错!”朱元璋傲然道,“分封诸王,屏藩王室!”
“将你的弟弟们分封出去,执掌地方军务,就能逐步把军权从那些将领手中收回来,交到咱们朱家自己人手里!如此,大明江山才能稳固,咱老朱家才能世代坐稳这天下!”
朱标面露忧色,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来。
朱元璋看出他的心思,解释道:“你且宽心。藩王分镇四方,可助天子稳固江山,不会威胁到中央朝廷的。”
“那些派往边塞的藩王,节制军镇,拱卫边疆。藩王掌兵,无形中也就收回了将领手中的兵权。”
“朕这些儿子里,除了你这个太子,老四朱棣、老六朱桢都颇有将才,日后定是你治理天下的得力臂膀!”
朱标听后,只是垂首沉默,既未赞同,也未反对。
他实在难以开口。作为太子,他将来要继承大统,成为大明皇帝。
而他这些弟弟们,要么如父皇所言,分封出去做藩王,执掌兵权;要么就只能困在京城,做个富贵闲人直至终老。
朱标天性仁厚,自然不愿见兄弟们被圈禁。
可父皇让兄弟们掌兵在外……
朱标了解自己的兄弟,眼下或许都无二心。
但他们的子孙后代呢?
谁能保证世世代代都安分守己?
这“分封诸王,屏藩王室”之策,在朱标看来,实是为国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然而身为太子长兄,此刻他若出言反对,父皇会怎么想?
莫非你这太子得了帝位,连口汤都不愿分给弟弟们喝?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朱标选择了沉默。离开乾清宫后,他径直去寻了刘伯温。
不同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朱标对这位先生极为敬重信任。刘伯温的才学品德,堪称当世无双。太子不用这样的贤臣,难道去用李琪那等佞幸之辈吗?
此时刘伯温正打算再次上书请辞。正如李琪所言,他深知自己处境凶险,若不及早抽身,恐难善终。但太子相召,他还是立刻赶来了。
比起开国皇帝朱元璋,刘伯温更看重这位太子朱标。
朱标宽仁敦厚,气度恢宏,实乃完美的储君之选。
他深信,待太子继位,大明必将迎来真正的太平盛世!
然而,当刘伯温听完朱标转述的“分封诸王”之策后,瞬间脸色大变!
“分封诸王,屏藩王室?”
“此乃取祸之道,动摇国本之策啊!”
刘伯温厉声道,“史册所载,凡行封藩之制者,藩王作乱,无一幸免!”
“前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陛下为何还要重蹈覆辙?”
朱标亦是神情凝重地点点头。这些道理,他又何尝不知?只是身为太子,实在难以启齿反对。
刘伯温长叹一声,焦急地在房中踱步。
“不行!”
“断然不可!”
“我等岂能坐视陛下亲手埋下这‘祸起萧墙’的种子?”
“今日之君臣兄弟,或可相安。然百年之后,后世之君臣藩王呢?”
刘伯温给出了斩钉截铁的断言:
“分封诸王,必生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