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轮回长生,从请孔圣当家教开始 > 第90章 丧家之犬,赵范龌蹉

第90章 丧家之犬,赵范龌蹉(2/2)

目录

夏谕觉得齐侯的担心实在多余,三桓与姬稠绝无和解可能。姬稠要继位,只能硬打!

思及此处,夏谕肃着脸色,言语斩钉截铁:“三桓在一日,姬稠绝无可能再临君位!”

齐侯微微颔首,脸上露出笑容:“善!至于齐鲁联姻,就不必了。你好生善待雅雅,便是全两家之好。”

“阅拜谢齐侯!”

……

出了齐宫,夏谕再谢晏子,言语之间都是对其为国为民,全齐鲁旧盟的敬佩。晏子也很坦诚,直抒心意。在他看来,姬稠一行于此时疲惫的齐国而言,犹如沾了构思的鸡肋,吃是吃不下去的,不如扔出去了事。

拜别晏子,鲍牧便领着齐国外交有司迎上夏谕近前,二人一番寒暄,言及近况,多有慨叹。

夏谕在鲍牧引路下,直驱孔子一行人下榻的官邸。

路上,夏谕询问孔子近况如何,鲍牧大大咧咧的回道:“虽为长人,但其身躯佝偻,形容枯槁,累累若丧家之犬。”

鲍牧说的不好听,夏谕心中是不怎么相信“丧家之犬”,可真见了孔子,竟一时无言。

苍老的脸上沟壑纵横,冠发虽齐整,但脸颊两侧挺翘杂乱的发丝却是那般突兀,可见其是仓促之间整理的衣容。不止是面容苍老了几岁,最让人注目的就是其佝偻的肩颈了。

昔日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壮汉被现实打击的太狠了。

河洛内乱,王室龌蹉。

以臣逐君,孰不可忍。

天下表率的周、鲁已没有了希望。

坐困临淄,看尽列国冷眼,几如丧家之犬。如今得了自由,还是靠孟阅这个观感复杂的三桓子弟帮助。

孔子一时有些绝望,天下九州,青、兖、豫所见诸侯明遵周礼,暗操祸心。

而雍秦闭塞,徐泗寡弱,杨吴野蛮,梁蜀僻远,为今之天下,唯有北方的冀晋与南方之荆楚还有机会。

可晋楚两国一个“我蛮夷也”,一个六卿以臣挟君,这周礼怕是真的没有希望了……

时间一晃而过,十日后,大野泽之畔的晋营,军帐之内,赵范二卿正围着粗糙的羊皮地图为进兵之事争论不休。

范鞅指汶上之地,对着身前的肉食者淡淡道:“问罪鲁国,敲打齐侯,乃是君上之命,自当发大军速击汶上,压服三桓。”

范氏为尧帝之后,因在武庚之乱时附逆,遭到周公清算,几经周折落户于晋。

范氏几代宗主皆不是庸人,权谋军事皆是不差。不仅在晋国第一轮十二卿吃鸡中获利最大,谋得旧商王畿河内朝歌之地为基业;还在晋国三军,将佐高官中长期谋得中、上军将之位。(晋国设中、上、下三军,三军高官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中军将也就等于执政。)

同时范氏还与中行氏为友,三代宗主皆是知己,两家共进退,几如一家。

这一代的范氏宗主名为范鞅(也名士鞅),善于权术,亦不是好相与之辈。

同样的,赵氏宗主赵鞅性格刚正,也算不上什么软柿子。

二卿皆是强势之辈,更兼两家龌蹉在前,这已经不是二人第一次争吵了。

赵鞅瞥了一眼距晋营不过百里的安陆之地,冷哼一声:“齐国兴建安陆已有数载,其内甲兵钱粮过万。若贸然攻鲁,不能速胜,齐军朝发夕至,你我这堪堪万众可压不住齐鲁局势。”

“再言,君上要的是齐鲁离心,不是掠地于青兖!齐国这几年,动作太多了,需遏制一番。”

“我等坐等齐使来便是,何苦兴兵伐鲁?”

范鞅勾了勾嘴角,脸上皮笑肉不笑:“上军将若是无胆,留后压阵便是,我自率军东进,摧破鲁师!”

范鞅如此作态,赵鞅也不生气,反而露出几分笑意,言语之间摆明了要冷眼旁观:“范氏河内之甲,天下勇卒也。既如此,鞅便领赵氏兵徒留守大营,只待中军佐的捷报了。”

“赵鞅!你这是因私废公,怯敌畏战,害我国家!”范鞅面有薄怒,他这次就带了五千人过来,这还要算上后勤人员与徒兵,真正的战兵就三千人左右,如何能在平原之地击败近两万鲁军?

赵鞅也不惯着他:“白日犬吠!前番汝滨铸刑鼎之事,我还没找你范氏清算!”

“哼!”

“哼!”

……………………………………

赵氏与范氏的斗争序幕:

两年前,范鞅与中行寅(荀寅)密谋,带着赵鞅至汝滨这个地方修筑城池,荀寅在赵鞅的协助下,收缴民间铁器,准备上缴给国家。这时候荀寅声称是奉了执政正卿魏舒之命,将所搜集的镔铁480斤熔化,熔铸成鼎。

这是晋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国家法律明文昭于天下,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是对周礼的一次巨大挑战、颠覆甚至是践踏。

范鞅是实际操控者,中行寅是执行者,而赵鞅似乎只是背黑锅的,这件事情遭到了当时各国士大夫的强烈声讨,赵氏威望受损。

大致介绍一下晋国六卿实力:

六家之中,范氏,赵氏最强、中行氏次之、魏氏中等,韩智二氏最弱。

对抗:范氏、中行氏一体,韩赵魏抱团,智氏老六中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