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准备报复(2/2)
这一做法被西方打破的原因就是他不再稀罕一年一次的“封赏”而要不受限制的贸易。贸易多挣钱啊?如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啰萨帝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为24万卢布,超过当时对中亚贸易的总值,而所得利润竟高达48%。
朋友,50%的利润都足够资本家引起积极的冒险了,啰萨帝国这不被吸引那就是假的!而清廷的不作为也让啰萨帝国心痒痒。
总之,清廷对于外东北听之任之的态度也变向极大地给了啰萨帝国勇气,在多年的经营下,啰萨帝国表面依旧维持着和平,却在暗中不甘心:凭什么我不能拿到更多的土地?
在这些心理作用下,啰萨帝国一边忍受着灾荒,一边却在加紧侵略。没钱赈灾但是有钱造枪。
…………
灾区,由于镇压,人们敢怒不敢言,街区的血迹还没有清理。
“听说了吗?上边有人又来了。”
“有食物吗?”
“不知道。”
“那干我何事?”
人们才不在乎上边是哪个人,只要能够解决饥饿就是好人。
卡尔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这里的。
他在路上看到了很多刚刚回归故土的流民再次选择背井离乡,作为可怜的下人,他们沉默不语,因为饥饿让他们不能再浪费能量在这些无意义的事上了。
卡尔现在没有兴趣买卖人口,一来是没有什么需求,虽说有老当益壮一词,但是性需求没有那么旺盛。同时,农奴他也没有必要在扩充。
或许有人会问啰萨帝国不是禁止人口贸易吗?为什么能买卖人口呢?
朋友,因为灾民不算人。在灾年,卖儿卖女很常见,卖身也不少。
走在一幅算是半个地狱的场景里,卡尔没有任何动容,只有愤怒:谁在害我?
他的马儿并没有飞驰,而是慢慢的踏着,而他也不管,他在思考,思考怎么报复。幕后黑手按道理来说肯定是京城那边的人,而且他曾经设卡抓到了证据,多半就是李家。但是现在弄不了他就很恼火。
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