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为日后的侵略做准备(2/2)
第一天的讲话就这样结束了,学员们将会接受专业的间谍训练,为日后勘探中国西北做出贡献。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秘书刘琳帮苏示羊烧了些开水。
“请用。”
“谢谢。”
苏示羊喝着水,他确实蛮渴的,毕竟在讲台上喊了这么久的话,不渴是假的。
“小刘啊,你说我们能成么?”
“当然。”
“是吗?我倒觉得很悬。”
苏示羊认为中国的高层一定会放弃新疆,毕竟按照历史的惯性,每当华夏出乱子,第一个脱离控制的土地一定是西域。强如唐汉皆如此,何况现在日渐腐败的清廷?
但是苏示羊又怕,中国其实依旧有一战之力。中国被带英帝国打败了算弱吗?肯定不算的。当时的带英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其他国家都不敢正眼看。
意思就是,如果中国的上层真像苏示羊料想的一样放弃新疆这片土地最好,不然一但有人选择收复新疆,那么他的计划肯定会破产。
“我们要夺取新疆,肯定不能直接下场,我的想法是间谍渗透加附属国作战。这样既可以避免正面和中国作战,又可以获得不菲的利益。”
苏示羊说着自己的看法,然后对着自己的秘书说道:“你知道吗?沙皇在临出发前找我说过一次话。”
“那是我第一次被沙皇召见!我的心是如此激动,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皇帝支持我的计划,你猜猜是为什么?”
苏示羊看着刘琳,刘琳想了想,说:“因为先生您说的有道理。”
“不,是因为我大哥的改革被贵族阻挠干不下去。皇帝想找一个突破点。”
“说白了,皇帝依旧把我当做我哥的替代品。”
“从小到大没人正眼看我,从来都把我当做我哥哥的次品。不管我做什么别人都会说'如果苏壴水来肯定可以做的更好!'”
“皇帝也是!”
“我就是要让所有人看看!我也不差!”
苏示羊歇斯底里的气愤着喊话,不久之后又回归于平静。
“只要我能帮帝国夺取2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即西北边境包括新疆的所有土地),那么所有人都会知道,我不比我哥差!”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由盛转衰的过渡期,在外屡遭列强痛殴,而国内则变乱频仍,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防守自然也是力不从心。这给我们提供了多次扩张的良机。”
虽然在《涅尔琴斯克条约》(也就是《尼布楚条约》,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确定了东北边境)和《布连斯奇条约》(1727年,清朝雍正五年,确定蒙古地区边境)已经在法律意义上确定了各国的土地,但是这真的可以满足帝国扩张的胃口吗?
答案是不可能。
随后在1728年,雍正六年,总的合约《恰克图条约》签订,由于清廷秉承着息事宁人的和平态度,也使啰萨帝国通过该条约从中国获得不少利益,而中国则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是这些代价让啰萨帝国满足了吗?
结果可想而知!
在1789年,啰萨帝国其实已经开始大肆屠杀库页岛上的赫哲族居民,并将幸免者全部逐回中国大陆,予以事实上的占领。但是由于没有法律文件的确定,此处一直是啰萨帝国的一块心病:害怕清廷再来一次雅克萨之战夺回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非法夺取地。
在看到清廷依旧保持现状,主张和平的态度后,啰萨帝国更是觉得中国软弱可欺,肆无忌惮的侵略与蚕食。不仅如此,伴随着领土的大片沦丧,死于侵略者马蹄和军刀下的中国百姓,更是不计其数!中国清廷选择息事宁人,表示不予追究罪责的态度更是让啰萨帝国在外东北为所欲为!所犯下的罪行真可谓罄竹难书!
血洗、屠杀…………
但便这样,啰萨帝国还是不满足!
更多更多!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口!
让贪得无厌的吞并成为美德!让罄竹难书的罪行成为功绩!正所谓杀一人是犯罪,杀一万个人就是成绩!抢一小块土地是罪行,而吞并一大块别人的国土则是大大满足!为非作歹被称为英雄业绩!
啰萨帝国用事实向全世界宣布,你看,谁都没有我抢的多,谁都没有我杀的多,我大强盗!是英雄!
到了现在,啰萨帝国依旧得不到满足,看到清廷越来越虚弱,野心日渐膨胀!
“吞并!吞并!吞并!”苏示羊在心里怒吼!
就是为了帝国,也是为了自己!
侵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统治者一句话说“发动战争”便可以,从战争准备到战争推演以及战略目标等等的确定都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啰萨帝国准备侵吞中国的土地也绝不是一时兴起。
苏示羊在托木斯克最后的时刻依旧在操心间谍培养,他苦心找到了一些退休的秘密警察,希望他们出任教师一职。至于之后的战争事宜,这不是文人集团可以涉及的权力。
为日后的侵略做准备!
为日后的侵略做准备!
为日后的侵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