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路 > 第115章 欺上罔下

第115章 欺上罔下(2/2)

目录

…………

黑市上,粮食的价格逐渐走高。虽然在市面上的粮价依旧正常,但是量却少了很多。

实际上,区长的办法就是市场调节。市场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你说市场崩溃了,难道是我区长的责任吗?

赈灾时要在短期之内调集各地粮食,以满足大半个灾区人民的口粮,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施赈伊始卡尔就已定下方案,这次施赈必然是粮钱并赈,有粮就赈粮,无粮就赈钱,让老百姓自己前去购粮。

但粮价一直波动,灾情期间粮价上涨得厉害,赈的钱太少就可能不足以购买粮食,还是会出现粮食危机。所以卡尔才会上任先规定粮价,根据三年内粮价较高时期的米价制定标准赈钱,既使得外边的商人有利可图,运粮赚钱缓解灾情,也让灾民不至于太难过,有钱买粮吃。然后又敲打当地贵族富商,打掉了他们存粮,让他们无法扰乱市场,减少后顾之忧。

但这只是官方制定的标准,同时卡尔死也想不到,这防那防家贼难防,最后扰乱市场的事区长干的。

区长只需敲打敲打黑社会就可以使得黑市上的粮价暴涨,同时,区长赈粮时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施赈人员利用不标准的小斗容器发放赈粮,借机克扣。

原本是有方法防止这种弊端的,当时有标准容器,以防削减。而且所有赈济的标准都事先告知灾民,这样可以让灾民同时来监督施赈者的行为。

但是之前就说了,这次赈灾宣传不到位啊!灾民别说知道标准容器长什么样,就连在哪里发粮,什么时候发粮都不算很清楚。这玩鸡毛啊!

所以虽然市场明面上区长依旧执行了卡尔的标准,但是实际上还是以标准收粮,高价卖粮。由于是半粮半钱的赈灾方法,所以拿到粮食的人就可以吃饱,至于拿到钱的,只能去黑市购买粮食,然后喝一点儿稀粥不至于饿死了。这就执行了区长“要让灾民怨恨,不让灾民愤恨”的政策。

“咱这是欺上罔下啊!”副手看着这几天收上来的钱财,觉得自己真不是好人。

“上边让我们死,下边有能力要我们死,不这么干,我们就得死。没办法,没办法。”区长不喜欢捞这些钱,平平稳稳的贪污不好吗?为什么要这样在钢丝上跳舞呢?

“也是啊!”副手拿着这些钱总觉得不安心。

区长看着自己面前的卷宗,有些痛苦。他学了这么多,当了大学生,辛辛苦苦得到了一份官职,却是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他也曾有一腔热血,但等到李氏家族给了他当头一棒后,他才知道,你一个寒窗苦读凭什么打对面四世三公(这里不是指李氏家族真的出了三公,而是指他大贵族的身份)?于是,他也腐化了,堕落了,背叛了自己曾经的誓言。

现在灾区他故意暗中搞乱了市场,同时“散设粥厂”“赈无定时”,搞得百姓苦不堪言。但又维持了一个度,就不让灾民死,但是让灾民气。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不远处的苏水寿完完全全看透了这件事,还准备千里回京控告他。

阴沟里翻船,单眼鹿死海(这是一个寓言,也就是单眼的鹿把目光只注意大陆的威胁,却忘记了海上也有捕食者,最后死于海边。也就是考虑不清,最后死于意外之人或败于意外之事)。

区长只考虑了这里的下层灾民和首都的上层权贵,却忘了当地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主教也支持苏水寿,给以了金钱支持。苏水寿本来是决定要设置几个粥厂来帮外地灾民的,但是看到区长干的这些垃圾事之后气愤不已,最后决定去控告他。

“欺上罔下,恬不知耻!这人不死,灾情不断!”

苏水寿决心上访控告,主教也决定帮助他。

“上帝会保佑你的。出发吧,我的朋友。”

“好!”

现在是1845年11月10日,离苏水寿毕业已经快一年半了。

走吧,去告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