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来自太阳的忌惮(1/2)
在漫长的中世纪和近代初期,有一个国家,即便它只是一个岛国,但一直是欧洲的一个主要国家。虽然它曾经历了多次的辉煌,但奇怪的是,它的国运呈现出清晰的波浪型趋势,它在每一次辉煌之后总会跌入衰落的低谷,沦为二流国家。
在世界各国的眼中,它只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民族,因而无足轻重。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7世纪末。
光荣革命后的它以全新的姿态挑战欧洲头号强国,连续投入两场遏制弗朗斯帝国称霸欧洲的战争。即九年战争(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均衡了大陆势力之后,它又大力发展海军。通过多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其他主要国家的海上力量,夺取世界海上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最后成为了最大赢家。
它开始迈向自己的日不落帝国传奇。
一切都是那么的荣耀,前途是那么的光明。以至于它骄傲地自称为“日不落帝国”。
然而,盛世总是伴随着危机。它的敌人又一次做好了反扑的准备。
不过二十年后,阿美利卡独立战争的失败让它损失了一块来自北美洲巨大殖民地,它被迫收起自傲心,暂时取消日不落帝国的自称。
同时,弗朗斯大革命期间,拿破仑皇帝的反击更是让它有些力不从心。
但它最后还是胜利了。
1815年,它彻底击败弗朗斯打赢了第二次百年战争后(1689--1815),又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
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的完成更让它拥有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作为成为世界工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时确立经济霸权……
维多利亚时代的它步入了全盛时期。
它,带英帝国,就是太阳!
但,每当光越发明亮,影便会越浓重。
后起之秀德意志(当时还是普鲁士)和阿美利卡在经济上已经开始逐渐抢占它的市场(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末,带英帝国没能作为带头者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发帝国主义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而引发要求“阳光下的土地”以重新瓜分全球殖民地)这让带英帝国的经济霸权遭到严重的挑战。
第二大的帝国--啰萨帝国,已经扩张到了黑海地区、波斯地区、中亚地区。它时时刻刻威胁着带英帝国在地中海航线的安全和帝国在印度的权益。同时,随着苏伊士运河的规划,建设和开通,由地中海到达印度的航线只会越发的重要。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有“被盗贼打碎”的可能。
与经济上的赶超不同,啰萨帝国的扩张更为直接,也更具威胁。带英帝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也做出过巨大的努力。
为了保护印度,构建中亚防线,带英不远万里侵略阿富汗,只为了扼守交通要道来遏制沙俄扩张。沙俄显然也知道了它的“良苦用心”,在暗中支持着阿富汗,操纵着棋子与带英博弈。
最后,它只得感叹一句陆上战斗一直不是帝国强项。这“日不落”帝国最终还是在深山里落幕了。在我们世界里,以损失了3万余人、耗资1.5亿英镑(换算为黄金为至少一亿克黄金,即100吨)为代价,带英帝国依旧没能完全拿下阿富汗。
但是带英帝国不可能放弃中亚。如果丧失在中亚的战略主动权,那么历代沙皇为了完成皮特斯大帝“面向四大洲五大洋”的愿望绝对会扩张到印度,夺取印度洋的出海口。这是帝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带英帝国千辛万苦才把印度变成了独享殖民地(其实弗朗斯也曾在印度殖民,可惜大多数地区已经被带英帝国拿走),绝不可能给啰萨帝国分一杯羹。
“不论是阳光下的土地还是权力里的游戏,带英帝国都绝对不会让步!”
这便是历代首相贯彻的政策。
出于与沙俄争夺对地中海、中亚等地控制权的战略需要,带英帝国有必要使用一切的手段。
……
伦敦。
在首相的办公室里,外交大臣和首相坐在办公桌两侧商谈一些事务。
现在正是下午茶的时间。
“一个不幸的消息,先生。”
“oops,什么事?”(oops这个单词我不知道怎么翻译,机翻为“哎呦喂”,所以就直接写了。在英国的语言习惯里,这表示有些,小惊讶有一点像“哦?”)
“啰萨帝国完成了对多布罗加的平叛,我们支持的中亚起义也没能成功。”
外交大臣有些沉闷的说道:“我们的计划失败了。”
原本,带英帝国不参与啰萨帝国对奥斯曼帝国的作战是为了让啰萨帝国陷入战争泥潭,通过内乱和叛乱消耗沙皇精力,进而保护自己的利益。
可惜,他们错估了形势,失败了。
“如果我们不在多瑙河挡住啰萨帝国,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在印度河阻挡他们。”外交大臣悲观的预测,这也是带英帝国绝不愿意看到的。
首相仔细思考了外交大臣的说法,实际上这的的确确可能发生。
一旦啰萨帝国夺取了土耳其海峡,那么黑海就将成为它的海军基地。如果啰萨帝国与带英帝国爆发战争,啰萨帝国可以毫无压力的摧毁带英帝国在地中海的航线,甚至于肆意打击带英帝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同时,啰萨帝国在中亚的肆意扩张也让带英帝国的焦虑与日俱增。
对于印度这颗明珠,带英帝国绝不可能放弃。就光1839年一年的东印度公司的收入就高达2000多万英镑,与带英帝国财政收入一半以上相当。
啰萨帝国在黑海的扩张没有直接威胁着带英,却是让带英时刻处于“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的可怕处境。
“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头来自东方的害熊绝对不可能停止自己扩张的脚步。弱小的东欧、中亚各个小国根本无力抵挡这头贪婪野兽的吞并。”
首相也有些力不从心,这个过于强大的国家已经隐隐有打破欧洲均衡的可能。如果不能遏制这个势头,那么带英帝国的未来将会蒙上一层迷雾。
为了贯彻一向执行的大陆均势政策,带英帝国是不可能真正与任何一个欧洲主要国家结盟的。为了限制啰萨帝国,带英帝国想试着拉起新的反俄联盟。
“或许我们应该拉一手弗朗斯,重新打压啰萨。”
大不瑞腾帝国在陆地作战经验实际上少的可怜,与啰萨帝国在陆上交锋实属下策。所以拉一个陆上强国入场是很无奈也是很好的选择。
外交大臣与首相试着说明了此事,果不其然,两人一拍即合。在一系列谋划后,双方都觉得自己实在是天才。
“我们或许首先应该试着和平解决此事,就比如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啰萨人的狼子野心。”外交大臣笑道,就像是一个稳操胜券的赌徒。
“是的,我们日不落帝国是最为爱好和平的国度。只要他们接受了我们的条件,他们完全可以获得永远的和平和自由。”
在带英帝国的人类社会蓝图规划里,北美和啰萨的平原是他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他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他们的牧场;秘鲁是他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他们的金矿;印度和拆那是他们的茶叶种植园,而广大的赤道各个群岛是他们的如甘蔗、咖啡、香料等热带作物种植园;阿美利卡的南部是他们的棉花种植园;印度地区是他们的鸦片种植园……
而作为统领着人类未来的带英帝国,则是作为世界工厂,以不可阻挡的步伐“礼貌”的获得原材料,之后“合理”的倾销自己的工业品。同时,为了防止有些“伙伴”不太友好的“窥探”自己的地位,带英帝国由此维系着庞大的军队。
“只要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和平,啊,那这个世界会是多么的美好!”
“是呀,只要他们放弃自己的思想,接受我们的安排,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成为和平的国度。”
“没错,那个时候,世界没有战争,人人都能活着。饭不说吃饱,但绝对是饿不死太多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