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哪怕是老将严颜领兵出成都,又有何惧哉?(2/2)
现在的并州,几乎是一座不设防的大肥肉,没有任何兵马驻扎。
李然的所有兵马,全部派遣在外,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
这要是被袁绍杀入并州,极有可能直接崩溃,全盘皆输都有可能。
孙礼真是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早知道就不接幽州刺史的职位了,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跑?
那还真小看孙礼了,本身就是土匪出身的孙礼,还真不怕死。
他怕的是,真把代城丢了,哪怕是死了,也没法跟李然交代。
既然不跑,那就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死守代城。
同时求援洛阳。
至于洛阳会不会有援军,来不来得及救援,你就看天命了。
孙礼做好了马革裹尸胡还,战死代城的准备。
代城有兵马六千余人。
一部分是孙礼当年当土匪,跟随他的老兄弟,还有并州带来的老部下。
幽州本地人,两千余人,共计六千余人。
而袁绍则是派出五万人,进攻代城,铁了心的想要用~代城立威。
六千郡兵,战斗力很一般,跟正规军没法比-。
但好赖比县兵要强不少,至少有-铠甲。。
孙礼准备的防守器械,倒是也有一些,但没有大型守城器械。
巨弩没有,投石机没有,只有基础的滚石,槽木,火油等。
据城防御,即便是防守器械简陋一些,那也处于优势。
说真的,六千人,防御五万人,历史上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但想要成功,还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人相助。
而这个人,就是指城中百姓。
代城内的百姓人数不算少,将近十万人。
只算青壮的话,那也有个三万余人。
若是能够征调这三万余人一起守城的话,对于孙礼来说,守城代城不算多困难的事情。
守城毕竟是个简单的活,比攻城要简单的多。
不会射箭,还不会往城下扔石头?还不会帮着往城墙上运送守城器械?
但可惜的是,代郡的百姓,没有一个人肯帮孙礼。
坐山观虎斗,谁也不想帮。
为啥?
因为不管是李然,还是袁绍,跟幽州没啥关系啊,没有一个是幽州人。
谁治理不是治理?
反正幽州百姓也不是穷苦了一年两年了,难道说换个统治者,就会让日子好起来?
压根就不存在的。
哪怕是李然也不行。
李然能让并州富余起来,那也是有先天条件的。
那就是并州的煤炭,这是基础。
有煤炭作为基础,再想发展其他产业就会容易很多。
而幽州呢?
一片贫瘠,也没什么特色产业,天气有冷,田地又稀薄。
顶多就是稍微改善,但你想把幽州变得跟冀州一样富余?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然占据幽州,大半年时间,倒是有些利民措施,比如说减轻赋税,让官员带头去开垦土地,组织青壮一起去打猎,补贴家用。
能用的办法都用了一遍,改善确实也改善了一些,但治标不治本。
对于幽州百姓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再说了,袁绍此次来势汹汹,谁敢主动帮助孙礼?
无他,怕死啊。
城破之后,袁绍这些帮助守城的百姓清算怎么办?到时候可就是杀头的罪过。
再一个,就是城中有三个大家族。
这三个大家族,人口众多,奴仆,田地也最多。
当年孙礼到幽州当刺史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拉拢这些豪族,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幽州。
在此之前,这三个大家族也都挺配合,有什么政策,都是积极响应。
但问题是,这次不一样啊。
这不是响应个政策那么简单,而是生死抉择。
一个不小心,整个家族都会被灭,难道说就因为跟孙礼关系不错,就拿整个家族的人去冒险?
再傻的族长也不会去干这种蠢事。
孙礼是气的要死,但又毫无办法。
说句实话,这三个家族选择置身事外,已经算是给孙礼面子了。
要是说领着奴仆,族人,直接造反,就凭借孙礼才来不到一年的威望,根本就压不住。
极有可能,连打还没打呢,城中百姓就已经把城门打开,迎接袁绍大军了。
这三个家族,哪怕是不帮忙,孙礼也不敢有丝毫怨言,还要好生供着。
而城中的百姓,也是看三大家族的脸色。
三个家族不出手,百姓更不可能出手。
反正有三大家族撑腰,你孙礼也不敢乱来。
现在的孙礼,难啊。
别说六千郡兵了,现在就连府衙里面的文官,都要上城墙,帮着搬运守城器械,就差把自己老婆也拉到城头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