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关闭四处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硬闯着,杀无赦(2/2)
李然带着几十个人,来到昨天来过一遍的府衙,倒是熟门熟路,也不用找人打听了。
杀了几个守卫府衙的兵将之后,其余守卫全部投降,扔掉了武器,蹲在地上。
李然来到大厅。
那主簿惊得呆坐在椅子上,老半天没反应过来,根本就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在杀郡兵,更没想到,竟然领军之人是昨天那个哑巴。
李然笑呵呵说道:“昨日多谢主簿的几十枚大钱,倒是让我好好睡了一觉,主簿仁义。”
那主簿反应好一会,才苦笑着说道:“若知你是内应,昨日就应该杀了你。”
“听你口音是北方人?”
“壮士怎么称呼?在下即便是死,也不想当个糊涂鬼。”
李然笑着说道:“在下李文轩,请教先生名讳。”
“称不上先生,在下阎圃。”
阎圃顺口把自己姓名说了出来,但一秒钟之后,脸色大变。
作为汉中主簿,他自然李文轩是谁,但绝对没想到北方最大的霸主,竟然亲自当内应,昨日还跟他演了那么久的戏。
“你,你竟然是李文轩?李然,李文轩?”阎圃惊愕问道。
李然大笑。
“没错,就是你以为的那个李文轩。”
阎圃苦笑,随机闭上了眼睛,“值了值了,能够死在你手里,也算是可吹嘘的一件事了,劳烦将军找一把快刀,我这人怕疼。”
“先生不必担忧,我没想过要杀先生。”
“不说其他,先生昨日先是派遣兵将去解救百姓,此为大仁义,反倒是我有些过意不去,那件事是我编的,那些郡兵,怕也是回不来了。”
“又给我一个哑巴钱财,这是小仁义,仅这两件事,先生就能活命。”
李然是穿越而来,对阎圃这个名字,有那么点印象。
不怎么出名,但确实是张鲁麾下最为信任的谋士。
而且帮助张鲁占据汉中二十几年,足以可见确实有几分才华。
最终跟张鲁一起投靠曹操,而且还被封侯,得到了善终,也算不错。
人啊,就是应该善良一点。
有些时候,就因为自己那一点小小的恻隐之心,就能救下自己一条命。
阎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将军不杀我,可以,但也休想从我口中知晓前线战事,所有消息,我都不会说。”
“我绝对不会投降于将军。”
“张太守待我不错,我不能做出背后捅刀子的事情。”
李然也没有为难阎圃。
“行,既然先生不想说,不愿意投降,我李某绝对不勉强。”
“这段时间就委屈先生了,在府衙中好生住下,只要先生没有其他心思,绝不打扰。”
相当于软禁起来。
这样的谋士,李然还是起了恻隐之心,这样的人物当为自己所用,跟着张鲁,白瞎了。
李然随即派遣斥候,前往阳平关,力求探寻阳平关具体地势,大约兵马数量,才能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
一直到当天的傍晚,黄忠领中军赶到。
一路上的三个县城,倒是没啥太大意外,都被黄忠拿下,耽搁了点时间。
黄忠在那几座县城中都留守了兵马,以防万一。
能打的过最好,万一打不过,沿途撤退即可,倒是不必担忧。
白天时候,李然也查询了南郑的账目。
特别是看到粮仓中那些粮草的时候,李然还是被惊了一下,多的让李然吃惊。
从那些已经投降的守将口中得知,这些粮草,其中一些是汉中的赋税,其中占据多数。
还有一些是年后从益州运送过来的,数量也不少。
换句话说,这些粮草是张鲁跟张任前线军队的粮草,只不过暂时囤积在南郑。
李然又打听到,大约是十五天左右,就会有民夫跟一支军队来运送粮草。
距离十五天,还剩下七八天左右。
这让李然大喜。
这可是掌控了张任跟张鲁的命根子啊。
前线的阳平关,即便是有粮草,又能有多少?
只要守住南郑,张鲁跟张任两人,不攻自破都有可能。
没有粮草的军队,就是一群弱鸡,甚至说军队自己炸营也有可能。
之前李然还打算去进攻阳平关。
现在一看.既然掌控了粮草命脉,还打个屁的阳平关,利用这几天时间,还不如好好加固南郑的防御,跟张鲁,张任正面对抗一波。
扛个几天,张鲁,张任不战自溃
三百兵马,拿下一城。
还是汉中治所,第一大城南郑。
此等战功,纵观历史长河,也没几个人能做到。
但对于李然来说,孤军深入,拿下南郑,仅仅是第一步而已,后续若是守不住,一~战成仁都有可能。
七八天的准备时间,看似不短,但绝对不长-。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南郑的百姓非常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