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曹操用郭嘉,是发挥郭嘉的长处。(2/2)
郭嘉刚刚出道,年仅十八岁,就担任一郡太守,担任雁门郡太守。
随后又先后担任弘农太守跟三公之一。
就是为了让郭嘉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让郭嘉吊儿郎当,浪费自己的天赋。
当了好几年的暗探,内应,郭嘉确实历练了不少。
管理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上上之选。
天赋这玩意,真是没话说。
一个聪明人,不论让他去干什么,不论把他放在什么位置,都很做的很好。
这一点不服不行。
剿灭了李傕,郭汜之后,郭嘉重新回到李然身边。
结果,自从不用自己独当一面之后,郭嘉又彻底放松了下来。
就跟贾诩一样,两个大懒蛋啊简直。
能躺着不坐着。
用嘴能解决的问题,绝对不再动手的。
让他们两人去干点实事,比杀了他们两人都难。
去年撤出幽州的时候,李然本来是想让郭嘉留守幽州。
结果呢?
郭嘉硬是不干,给个州牧都不干,更是用出了装病这种下三滥招数。
李然对郭嘉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郭嘉的评价,李然只有一句话,懒蛋中的天才……
李然本是不想让郭嘉去汉中,路途险恶,但郭嘉执意前往。
正是因为知道危险,郭嘉才要随行。
按照郭嘉的话说,若真在汉中遇到什么意外,跟李然死在一起,那也值了。
此行前往汉中。
就跟张绣贸然进入关中是相当的道路。
一个不小心,会被直接包饺子。
张鲁五万兵马,张任十万兵马。
若是同时回军对付李然,稍有不慎,那就是万劫不复。
按照郭嘉的话说,只有这种难度的挑战才配得上他。
说的李然十分无语。
懒还懒的有道理起来了。
粮草运输,后勤方面,则是从平顶山拉来的青壮。
平顶山的百姓,一直都是李然治下生活最好的百姓。
各家都不缺吃不缺喝,各个也有钱的很。
此次贾诩,甄逸等人都没有出面,而是写了一封信给甄宓跟蔡琰。
蔡琰跟甄宓在平顶山的号召力,仅次于李然。
开了一个会,将李然现在的处境告知了平顶山的百姓。
然后
平顶山的青壮,嗷嗷叫的往山下冲,拦都拦不住。
就像是自己的兄弟被旁人欺负了,平顶山的青壮是抱着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的心态下山来的。
这种感情,非旁人所能理解。
平顶山的青壮,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兵退役。
并且参与过多场战争的老兵。。
这群人在看到李然之后,还跟李然抱怨,凭啥让他们只是担任后勤?
凭借他们的经验,上战场完全没问题。
李然自平顶山跟黄巾军打的第一仗开始,到现在已经六七年时间。
有很多人岁数都大了。
二十七八岁算是巅峰状态,但七八年之后,三十五六岁,岁数大的甚至将近四十岁。
汉末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不过三十岁而已。
李然不想让他这些老兄弟死于战场,他们本来就应该到了养老退休的年龄。
这些老兵,各州各郡的人都有。
跟着李然聚集在平顶山,那就是一种缘分,李然非常珍惜当年的这种情谊,可以把自己后背交给对方的情谊。
李然自然不舍得让他们再去拼“零一三”命。
其实,哪怕是让他们运输后勤,李然也不太愿意,但没办法,现在各地的青壮都被征调的差不多,找不到其他人。
这些老兵倒是合适。
走最难得路,冒最大的险。
也就平顶山的青壮能够接下这份任务,若是换成其他地方的青壮,可能逃跑的人数
比运粮的人数还要多。
有这些老兵给李然输送粮草,也让李然感到安心。
再一次把自己的后背,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当年的那群人。
李然也没有墨迹,在兵马到期,后勤青壮到齐之后,整军出发。
走斜谷,跨秦岭。
黄忠领兵两万为此行先锋。
开山造路,无所不能。
这也是为什么把背嵬营带来的原因。
因为背嵬营就是平顶山的老底子,对山路非常适应,当先锋也最为合适。
典韦要留在贾诩身边,带兵,没法来。
但背嵬营,典韦还是十分大气的拿了出来,并且嘱咐黄忠,定要保护好李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