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袁绍作为此次联盟的发起人,理应由他打响第一枪。(2/2)
总之就是不能让袁绍的后勤舒服。
而鞠义自己,则是领其余兵马,驻扎在上谷郡的治所沮阳整装待命,防御袁绍主力军。
鞠义来到沮阳已经三个月。
这三个月,全力对沮阳的城墙防御进行改造。
选择沮阳进行驻扎,是因为这里的城墙全部都是石头搭建。
汉末的城池,一些小县城,小城池,可能连城墙都没有。
稍好一些,则是土坯建造城墙,高矮不同,但总归不是那么结实。
真正好的城池,好的城墙,那必须用石头搭建,才够坚固,够牢靠。
袁绍麾下的兵马可都是正规军,而且冀州也有钱,投石机自然不能少。
土城墙想要防御投石机,可谓是难上加难,直接投石机砸,就能把城墙砸的千疮百孔,甚至直接砸倒都有可能。
只有石头搭建的城墙才能顶得住投石机的轰炸。
而鞠义,则是在原来的城墙上再次加高,并且建造箭塔,了望台等防御设施。
槽木,滚石,更是准备了茫茫多。
粮食更是准备了大半年的量。
已经做好准备跟袁绍打持久战的准备。
也正如鞠义所预料的一样,袁绍在进入上谷郡后就不得不开始分兵。
派了五万人,沿路保护粮道。
后勤粮道有多重要不必多说。
面对马超的骑兵,派遣的人少了,根本就不顶用,会被放风筝放到死。
另外,又派遣了五万,防御公孙度的兵马。
好么。
到沮阳城下的时候,袁绍身边仅剩下十万兵马。
鞠义的六万精锐,防御袁绍的十万兵马,而且是在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结果可想而知。
袁绍作为此次联盟发起来,非常渴望一场胜仗来增强盟军的气势。
但可惜,猛攻了十几天,沮阳城不动如山。
哪怕是多了四万人又如何?
哪怕是投石机都快要磨出火花又如何?
根本就没用。
鞠义的指挥调度,那绝对是大师级别。
那个营什么时候上,哪个营休息,哪个营需要补充兵员,一个人就安排的明明白白。
跟鞠义一起来的两个谋士,荀彧跟荀攸两人,整天大眼瞪小眼,像是度假一样,无所事事。
没办法,鞠义太强,用不上他们两人啊。
而另外三路盟军,得知袁绍动手之后,也开始行动。
抱着跟袁绍同样的想法,都想打一场胜仗,在天下人面前露露脸。
这可是牵扯了大半个天下的大战。
上到士族豪族,下到普通百姓,所有的焦点全都集中在这一战。
哪怕是快要吃不上饭,但也阻挡不了一颗八卦的心。
曹操倒是个聪明人,并没有全力进攻,而是佯攻了几次。
虎牢关号称天险,而且还是高顺驻守,想要攻取,那可太难了。
曹操从来都不喜欢这种攻防战。
因为损耗兵马实在太多,实在是不值得。
所以打算等等看。
而且曹操也不想当那个破局的点,不如等其他诸侯的进度,再决定怎么打。
曹操不动真格,但不代表其他人也跟他一样想法。
最着急的反倒是最不起眼的张绣。。
张绣领军五万作为先锋,进攻武关。
武关的兵马并不多,只有六万而已。
而且,这六万兵马都不算精锐。
盖勋从长安拉来的三万兵马,另有段煨麾下的本部兵马。
这六万人里面,盖勋麾下的兵马是半年前刚刚招募,仅训练过,但并没有任何经验。
而段煨,麾下倒是精锐的凉州兵,但问题是,段煨休养的时间太长。
他麾下的兵马少说已经三年没有参与过战争,战斗力直线下降。
张绣打的是什么主意?
他并没有想给刘表卖命,因为张挤就是在刘表手里,张绣投靠刘表完全是形势所逼。
刘表对张“八九七”绣算是不错,给了精锐的装备,还给两万精锐兵将。
张绣的想法是率先打进关中,占据长安,控制天子,以刘协的生死为要挟,让刘表听命于他。
想法倒是不错,但问题是,武关这座天险真不是一般人能攻打进去的。
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能看出一二。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这里面的宛,就是南阳的宛城,洛是洛阳。
诸葛亮的目标从没有变过,一直都是长安,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明明是武关距离长安更近,为何要说一上将向宛城,洛阳进军,而不是距离更近的武关?
只因为武关这座天险,实在是太难攻打。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然明知道刘表很强,也仅仅派遣六万不是精锐的兵马来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