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 > 第108章 刘表此次为什么同意袁绍联盟?

第108章 刘表此次为什么同意袁绍联盟?(2/2)

目录

黄巾起义最为人熟知,只不过是因为规模最大,而且还是乱世的开端。

但其实,在各个诸侯分天下之后,起义更加多。

只不过规模没那么大,很快被镇压,不被人所熟知罢了。。

其实,李然也想过,最简单的对敌策略,那就是诱敌深入。

他的地盘很大,人口少,所以有很多无人区。

而且他的地盘纵深也是所有诸侯中顶级。

只要诱敌深入,再切断敌方粮草,敌方必定溃败。

但敌方也有可能狗急跳墙,到处抢夺粮食,百姓肯定苦不堪言。

若是换个其他人来,可能很无所谓,死点百姓而已,能够打胜仗就完事了。

但李然在考虑之后,还是否决了诱敌深入的策略。

李然这边的异动,自然也引起了袁绍等人怀疑。

从韩遂,马腾入洛阳开始,袁绍就开始密切关注。

洛阳毕竟是座开放的城池,各方诸侯的暗探肯定不少,这一点李然也清楚。

韩遂,马腾等人进入洛阳的时候,也是大张旗鼓,并没有隐藏行踪。

再加上之后的军事调动,袁绍跟其他三个诸侯反应了过来。

李然这是已经知晓了他们的行动,已经开始做战略上准备了。

既然知道了。

那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年后,四方诸侯也开始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并且,以袁绍为首,刘表,刘焉,曹操,一同发布了一份清君侧的缴文。

怒斥李然欺凌天子,有不臣之心,架空天子,导致天下大乱。

论打嘴仗,李然就没怕过谁。

以李然老丈人为首的蔡邕等人,着手开始反击。

双方一顿嘴炮,在渔轮方面,已经开始交火。

斥责袁绍的不臣之心,自立车骑将军,实则,袁绍的官职,只不过是渤海太守,以天子名义,责令袁绍回渤海就任,离开邺城。

斥责曹操,挖死人坟,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述隳突,无骨不露。

又斥责刘表,刘焉两人,身为汉室宗亲却助纣为虐,不仁不义不忠之徒。

另外,又以天子名义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讨伐四方诸侯。

李然又十分骚气的跟袁术,给刘备写了封信。

特别是袁术。

袁术占据豫州,扬州,实力十分强大。

而且,袁术跟几个邻居关系也十分差劲。

跟曹操打过,跟刘表也打过。

此次曹操跟刘表将要出征,你袁术只要不是傻子,就应该明白,这是一个好机会。

当然,李然也不指望袁术,毕竟这人的脑子,着实让人看不懂。

作为袁家嫡子,身份,地位,当初的官职,哪一样都比袁绍要高。

但自己作死,在鲁阳的时候,非要接纳孙坚。

以当时孙坚的名声,着实把袁术狠狠连累了一把,导致没有谋士,没有大将愿意效忠。

当代诸侯虽多,但每一个诸侯,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声望,名声,而袁术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不光接纳杀了荆州刺史,南阳太守的孙坚,还招揽了大批的强盗,贼寇,土匪,表面兵马数量多,但实则是外强内虚。

跟刘备开战,跟刘表开战,跟曹操开战,几个邻居打了一圈,实际好处又一点没有。

历史上还作死的称帝。

脑子稍微正常点的,绝对干不出这些事。

年后的三月。

四方诸侯的兵马调动基本到位。

袁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晃晃悠悠又觉得自己站起来了。

之前在幽州前线就驻扎了十二万兵马,从青州调回四万。

这大半年,又征召了四万兵马,总共二十万兵马,一股脑的,全部压在幽州前线。

此次,袁绍再次亲自领兵。

河北四庭柱领兵,所有谋士几乎都带在身边。

田丰,沮授,许攸,郭图等人,全都在前线。

另外一边,曹操起兵十万,驻扎在虎牢关二十里外的城池。

夏侯渊,夏侯惇,曹仁等大将悉数到场,曹操亲自领兵。

荆州刘表,自襄阳起兵十万,前往南阳。

另外,张绣起兵五万为先锋,驻扎在武关之下。

刘表倒是没有亲自出征,麾下大将蔡瑁,谋士蒯良领兵,为中军,驻扎在南阳为中军。

益州刘焉,由大将张任,领兵十万进入汉中。

张鲁领兵五万,总弄十五万兵马,驻扎在汉中。

但下一步行动,还暂时未知,是进攻武都,还是进取陈仓,李然的暗探也探查不出来。

这已经是军事机密了,除了几个上层之外,哪怕是中郎将,校尉,怕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打。

只有在进攻之前,才会一步一步下发命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