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小心隔墙有耳。(2/2)
但孙权是怎么做的?
吕蒙的死,说不清道不明,号称病死的,但没人知道是怎么死的。
陆逊,夷陵之战多么牛逼?
但在孙权麾下什么待遇?
想用的时候拉过来用一下,不想用了,那就一脚踹到一边。
多次飞龙骑脸合肥,安排麾下大将去进攻不行么?非要自己去~装逼。
结果呢?
以一己之力把张邰抬到武庙,这份能-力也是没谁了。
人菜瘾大。
袁绍跟孙权都属于其中典型。
没有那份容人的心胸,到头来,往往害的就是自己。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袁绍重用张邰,高览。
乌巢丢了,其实问题不大,缺少粮草只是暂时的,背靠冀州,距离邺城又不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补充。
真正致命的地方,在于张邰,高览两人投降。
而且两人是带领着袁绍的精锐投降。
这对于袁绍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袁绍惨败不说,回到邺城之后,一病不起,不到半年就去世。
那半年,袁绍肯定是一直在自责,也对自己发出疑问,为什么要重用张邰跟高览这两二五仔?
为什么要杀了鞠义?
唯一一个有帅才,能独挡一面的鞠义,因为疑心被杀。
那半年时间,袁绍肯定非常后悔。
明明他的实力更强,占据四州之地,飞龙骑脸局却打输了。
那糟心劲,别提了。
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袁绍病死。
说回正题。
沮授跟鞠义两人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的,守住了李然的进攻。
但鞠义的心情并不算很好。
因为除了他跟沮授之外,袁绍还留下了张邰跟高览二人,算是掣肘他。
生怕鞠义领大军干点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
“沮先生,你说我一心为了主公舍生忘死,主公为何看不见我的忠心?”
“全军中,轮能打,谁能有我鞠义更能打?”
“主公宁愿给张邰,高览五万兵马,也不愿意给我。”
“我真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鞠义说完之后,叹了一口气。
沮授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他们两人的情况何尝不是一样。
各方面都有着掣肘,特别是许攸,郭图那几个,一直跟他唱反调。
“鞠将军,不用想太多,忠心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主公还是知道你的能力的,你看,这不是把大军交给你了么。”
鞠义冷笑一声。
“现在交给我有什么用?”
“若是半年前交给我,稍微放放权,今日之战也不至于打成这样。”
“其实我明白,不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幽州人么?那些冀州的将军都排挤我,主公也不喜我不善言辞。”
“看看李文轩麾下的将领,那才是五湖四海的人才。”
“人李文轩全都是凭借战功说话,也没我们这边那么多事情。”
沮授一把捂住鞠义的嘴巴。
“鞠将军,此等话语可不能乱说啊,小心隔墙有耳。”
“好了,早些歇息,我们就好好守住范阳郡即可,其他事情,主公会做好打算。”
鞠义是真心羡慕李然麾下的那几个将军。
典韦,兖州的。
高顺,并州的。
黄忠,荆州的。
徐晃,河东的。
马超,凉州的。
来自不同地方,也没什么勾心斗角,也没什么所谓的排外,凝聚在李然身边,同心协力。
这种氛围,让人羡慕。
这种氛围,怎么可能会输。
画面转到李然处。
典韦跟黄忠两人领军五万驻扎在范阳郡边境,跟鞠义对峙。
而李然则是其余大军,穿过燕国郡,来到渔阳郡。
趁着公孙瓒还没有来得及出兵,直接占据了渔阳郡的治所。
这下轮到公孙瓒傻眼了。
公孙瓒得到不少银钱,粮食,心情大好。
五天前,接到战报,说袁绍领军前往燕国郡,准备跟李然决战。
吃瓜看戏,准备接手渔阳郡的公孙瓒,心里那个舒服。
心里那还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还想做那个渔翁呢。
袁绍跟李然若是两败俱伤,公孙瓒还打算把两人一起打垮,重新占据整个幽州。
结果,三天前,又接到战报,袁绍溃败,已经往范阳郡方向逃跑。
公孙瓒有点蒙了。
因为太快了。
才两天时间,袁绍就败了?
十五万大军A了出去,就这么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