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如果你是百姓,选择哪个亭长?(1/2)
“臣现在毕竟是幽州刺史,没有府邸,没有府衙的,有点不像那么回事啊。”
李然苦笑不得。
带有戏虐的问道:“老孙,我们两人虽说没见过几次,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西河郡可没少赚。”
“府邸,府衙,以你的资产,建造二十座都不成问题。”
孙礼干咳了两声。
本以为李然几乎不到并州,对并州不了解呢。
没想到李然了解的这么透彻。
“那什么,主公,我还是自己解决吧,我打算驻扎在代郡,正好照顾着点后方的粮草。”
其实哪里是照顾粮草啊。
孙礼是在上谷郡,距离李然太近的话,不习惯罢了。
“跟你开个玩笑罢了210,公是公,私是私,你只要没有贪污百姓,那些钱财就是你的私产。”
“你等临走的时候,我会安排荀或给你批银钱。”
“你就去代郡吧,等以后再去右北平的刺史府。”
孙礼在代郡那几天,调查发现,百姓不算什么,都是普通人,掀不起大风浪。
此二郡乱不乱,不是百姓说了算,而是当地的地头蛇说了算。
有句话说的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所以孙礼主要拉拢对象就是代郡跟上谷郡的地头蛇。
只要这些人肯归心,这两个郡就不会出大问题。
而孙礼的办法,就是喝酒。
好么。
一天两场酒局,每天都不重样的换人喝。
只要是此二郡有头有脸的人物,都邀请,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大酒解决不了。
如果一顿解决不了,那就两顿。
喝酒聊什么?
其实就是吹牛逼,画大饼。
跟这些地头蛇吹,只要投靠李然,他们以后有多少赚钱的渠道,看看并州,看看关中,现成的例子就在眼前。
只要这些地头蛇肯合作,以后有的是赚的办法。
说的那叫好听。
就跟那买保险的一样,把对方忽悠的晕晕乎乎,还乐不可支。
想要稳定地方郡县,其根本,并不在百姓身上。
不论古今,百姓只要饿不死,只要还能活下去,大概率就不会添乱。
之前,公孙瓒哪怕是收取两成的税收,幽州的百姓也没说造反还是怎么滴的。
真正有可能闹事,有可能添乱,就是地方豪族,大家族。
仗着人多势众,有可能会不把府衙放在眼里。
而孙礼,则是把这些家族安排的明明白白。
李然给他确实批了不少钱,但孙礼压根就没有用这些钱建造府衙,府邸。
在思虑之后,用这些钱,在代郡,招募了几千兵马。
当然,孙礼也是跟李然报备过的。
手中有兵马,底气自然就足很多。
一手邀请各个豪族,大家族的族长。
另外一只手,握着几千兵马。
你们这些家族,给不给面子看着办。
但不给面子的话,要考虑好后果才行。
一通操作下来,有着这两郡的豪族,大家族都服服帖帖的。
府邸有人送,府衙有人出钱给孙礼建造,压根就不需要李然再出钱。
而孙礼,则是跟几个家族,一起合伙,开设养殖场。
派遣专业人员,在代郡,上谷郡寻找矿场。
短短十几天,就让两个郡走上了正规。
钱啊,谁不喜欢?
孙礼本人就颇有财产,不少人觉得,这是不是孙礼贪污的?在并州搜刮百姓了?
压根就不是。
身为太守,孙礼在赋税方面,从来没有跟百姓多要,该给的工钱也从来拖欠,能够赚钱,完全就是自己能力使然。
而李然,也鼓励官员赚钱。
不少人觉得,家中无家财,两袖清贫就是好官。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一个亭长,拿着朝廷的俸禄,但只能干些最基础的事情,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亭长穷,百姓也跟着穷,毫无作为。
另外一个亭长,拿着朝廷的俸禄,比较有眼光,带着自己的号召力,带领百姓开采石头往外卖。
赚取一定资本之后,又开始鼓捣其他行业,越发展越大。
同样是亭长,但此人家中家财万贯,赚的最多。
跟随他的百姓,也能建造新房屋,顿顿吃肉。
如果你是百姓,选择哪个亭长?
不搜刮百姓,不剥削百姓,甚至说带领百姓一起发家致富的,那就是好官,扯别的都没用。
而其他诸侯是怎么安排呢?
当官员期间,不准有任何其他收入,甚至不准离开自己所在的治所城池。
担任刺史的,每天就是看管那些太守,各种监视,甚至连密探都动用上。
担任太守的,则是安排麾下督邮,巡视
这就导致,没有人敢有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