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袁绍领大军追杀,获得大胜(1/2)
为啥?
因为洛阳没女人啊。
五万人,全都是大男人,别说女人了,连个母的都找不到,可把贾诩憋得够呛。
在平顶山,贾诩有十几房小妾,正好也快要过年,所以才提出来,就是想跟着李然回平顶山。
李然笑着说道:“先生,就委屈一下你了。”
“洛阳虽说艰苦一点,但没人坐镇,我也不放心啊。”
“只有你办事,我才最放心。”
“明日,我就领军回去,洛阳的事情,就交给先生了。”
贾诩心里那个苦呦,那幽怨的眼神,无以言表。
但贾诩还是应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洛阳对于李然来说有多重要。
这可是关乎以后的布局,关乎李然包括他们所有人以后的命运。
洛阳绝对不能落入其他人之手。
三万兵马,守洛阳,还是很稳的。
毕竟只是防御,再加上洛阳高大的城墙,防御器械,哪怕是来十万人,贾诩也有信心能够抵御。
李然跟高顺两人,领兵两万,回到平顶山。
高顺也没有在平顶山待,带领他的陷阵营,返回太原郡,返回晋阳。
晋阳是并州的中心,也是曾经的刺史治所。
而现在,李然常驻平顶山,只有荀或带领一帮官员在晋阳治理其他郡县。
李然现在已经升任并州牧,而荀彧的官职,也升官了。
从主簿升任到并州别驾。
时间来到192年。
袁绍在憋了大半年之后,终于站了起来。
于公孙瓒,在界桥,狠狠干了一仗。
此战,主角并不是袁绍跟公孙瓒两个主将,而是袁绍麾下大将鞠义。
八百先登死士为先锋,顶在大军之前,竟然顶住了超过万人的白马义从。
不光是顶住白马义从,甚至还步步反杀。
这可把公孙瓒吓一哆嗦。
白马义从可是他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竟然连八百人都吃不下,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公孙瓒领兵撤退。
袁绍领大军追杀,获得大胜。
此一战,就此扭转了冀州局面。
本来已经占据大半冀州的公孙瓒,开始步步落入下风,被袁绍追着打。
八百先等死士,为何如此厉害?
很简单。
因为这八百人,是重步兵,全身被重铠甲包裹,手持大盾,战刀,根本就不惧怕轻骑兵。
白马义从的弓箭,甚至连躲都不用躲。
结阵之后,也不惧怕白马义从的冲击。
袁绍有些得意,八百重步兵,哪怕是朝廷都没有,他可是费了不少劲,才打造出来八百副重铠甲。
此战大胜,在关东确实引起不少轰动。
袁绍的声望进一步增强,冀州不少士族,将军,纷纷加入到袁绍麾下。
李然得知消息后,撇撇嘴。
不就是八百重步兵么?
算个啥啊?
还不是因为公孙瓒太菜的缘故?
公孙瓒属于比较典型的内战外行,外战内行。
对付乌桓人,鲜卑人,还有两把刷子,但对付袁绍,真是吃力。
而且还张狂的派遣兵将到青州,想要把青州占为己有。
此行为,说是自断一臂都不为过。
太过轻视袁绍,还没开战,就已经分兵,他不输,谁输?
而另外一边。
袁术也有所动作。
派遣孙坚,进攻荆州,进攻刘表。
袁术此举也很明显,想把南阳,荆州,豫州,扬州等地全都连成片。
但是……
就因为此战,孙坚这位猛虎,就此陨落。
真要说起来,只能怪孙坚自己。
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
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
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
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
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仅带领少量兵马追击。
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
孙坚中箭身亡。
害死孙坚的,就是他的勇,他的猛。
孙坚打仗,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就像是跟李然对峙也是如此。
主帅为先锋,带着三千骑兵担任先锋?
这不是找死么?
也就是李然知道,孙坚活不了几天,真要是下狠心想弄死孙坚,还不是分分钟?
为将,孙坚是合格的。
但为帅,孙坚是真不合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