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 > 第49章 想 迁 都 ? 要 问 问 我 同 不 同 意

第49章 想 迁 都 ? 要 问 问 我 同 不 同 意(2/2)

目录

现在的关中地区,长安,远不如当年西汉时期。

毕竟西汉是以长安为都城。

王莽篡位之后,长安,关中地区,经历过赤眉军,绿林军等清洗,人口在已经大减,长安也早已不如往日繁华。

西汉时期,关中地区,人口达到七八百万,是最为富庶的地区。

但到了东汉,整个关中,不过百万人口。

没有人口怎么能行?

在这个年代,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

所以,董卓不单单决定迁都,还要把洛阳所有百姓,都迁徙到关中,增加长安,关中人口。

画面转到平顶山。

“公子,洛阳斥候送来的最新消息,董卓已经决定迁都,并且还要把洛阳人口都迁

徙到长安。”贾诩着急忙活的说道。

李然倒是淡定,因为他早就预料到,甚至觉得迁都时间还有点晚。

“先生,这事你怎么看?”

贾诩略一沉吟。

“我觉得是好事,没有董卓在洛阳驻扎,我们的兵将也不用时时刻刻再防备。”

“我们也能轻松些。”

李然笑着说道:“先生,距离借给董卓粮食,时间应该差不多有两年了吧?”

“我们不是应该去索要董卓欠的粮食了?”

贾诩愣了愣,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李然思维跳跃太快,贾诩硬是没理解李然是什么意思。

说迁都呢,怎么就突然说起董卓欠粮的事情了。

“确实快满两年。”

“但董卓肯定没粮食还,他能自给自足就已经颇为不容易,公子你还指望能还上那一千万担粮食?”

“有借有还,怎么?连天子的圣旨都不认?”

“没有粮食不要紧啊,可以用其他东西来顶啊。”

“但,在迁都之前,这笔欠债,董卓一定要还了才行。”

贾诩更懵了。

“公子,你想让董卓怎么还啊?”

李然哈哈一笑,反问道:“先生觉得洛阳城怎么样?”

“大汉都城,肯定好啊。”

“既然好,那就让董卓用洛阳来还。”

贾诩惊呆了,长大了嘴巴,感觉李然像是在说梦话一般。

李然也搭理吃惊的贾诩,反而开始发布军令。

“命高顺,领一万陷阵营,从太原郡速速赶回,三天之内,必须抵达平顶山。”

“山字军,神羽营,背嵬营,做好作战准备,待高顺归来之后,开拔进军。”

贾诩这才反应过来。

李然并没有开玩笑。

而是真的打算带着兵将,前往洛阳去跟董卓要账。

这,这,这可牛逼大发了啊。

其实,在贾诩眼里,一千万的粮食,还不还的已经无所谓了。

因为他们在并州,已经赚取了更多。

单就铁矿石,就已经赚回来了几倍,再加上两年的赋税,早就远远超过当初借出去的那一千万担粮食。

但李然这人,会在钱财上吃亏?

开什么玩笑呢?

私下里,不少人给李然起了个外号,叫做李貔貅。

在钱财方面,那可是有名的抠门,只进不出的主。

管你是董卓欠的,朝廷欠的,还是天子欠的。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谁也说不出什么。

高顺接到调令后,赶忙回军,以为要出什么大事。

不然的话,平顶山四万兵马都解决不了,还要他回军?肯定是遇上强敌了。

高顺已经做好了拼命的打算。

结果,回去一问,是去洛阳要账。

高顺那脸上的表情可是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五万大军开拔,从平顶山起始,穿过河内郡,来到距离洛阳只有二十几里的河阳县驻扎。

身在洛日的董卓懵了。

李然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突然领军来到洛阳周边?

要知道,自从袁绍从河内郡领军前往冀州邺城之后,董卓就没有在河内郡驻兵。

因为他觉得,李然这种自保派,压根就不会出兵。

但李然突然出现在距离洛阳仅有二十里外的地方,确实把董卓惊出了一身冷汗。

“岳父,李文轩突然领军前来,我怕是来者不善啊。”李儒皱着眉头,满是担忧说道。

董卓有些烦躁的拍打着桌子,眉头皱的更深。

他也在猜测,李然到底为什么会突然领军发难。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x文台派出使者,联系的李文轩,两人联起手,想要发难于洛阳?”董卓猜测道。

李然摇摇头,“我觉得应该不会,x文台那么傲气一人,应该不会联合他人之手。”

“我跟李文轩打过多次交道,对此人性格略知一二。”

“在没有足够好处的情况下,他不会贸然出兵。”

“而那x文台,除了手下兵将之外,什么都没有,压根就不会说得动李文轩。”

李儒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对孙坚,李然两人的性格,摸得也挺透彻。

“那你赶紧去问问那李文轩,到底想干什么?”

“迁都可是大事,不可耽误,务必尽快搞定李文轩。”

董卓是真愁,好不容易没人反对迁都了,李然又突然带兵来了,这是要跟他对着干啊。

反对他迁都,还是怎么个意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