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羌族确实被欺压(2/2)
其他人也不敢随便来惹事,但也没必要太忌惮。
在冬天,还发生了一件小事。
并州地界内,发生了一些小内讧。
高顺领兵,跟雁门郡的郭嘉,演了一场戏,双方领兵对峙了十几天。
至于为什么起了冲突,就是一点点小事,小到微乎其微的那种。
郭嘉写信给袁隗,给董卓,要求支援。
希望董卓能够出兵。
袁隗是喜欢郭嘉,一个雁门郡太守,跟李然起冲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还时不时把雁门关的情况上报。
绝对是个大大的好人。
出兵帮助郭嘉是不可能的,跟李然开战更是不可能。
所以,在袁隗的建议下。
把郭嘉这个雁门郡太守调走了。
调到了弘农郡当太守。
弘农郡属于司隶地区,距离洛阳,距离长安,都非常近,在洛阳跟长安的中间。
袁隗把郭嘉调到这个位置,其实,就是想让郭嘉到时候响应袁绍,进洛阳进行包夹。
郭嘉带着两万兵马,美滋滋到弘农郡上任。
至于会不会响应袁绍?
傻子才会在弘农响应袁绍。
那才是真找死。
而弘农郡这个位置,让李然可太满意了。
郭嘉在内奸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位置,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李然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郭嘉的存在,甚至影响了李然对于之后事情的所有布局。
时间来到190年的正月。
袁绍一声吼,天下抖三抖。
以清君侧为名,召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
煞有其事的拿出一份天子血书。
袁绍自立为车骑将军,领军五万兵马,出兵河内郡。
另外还有,后将军袁术。
长沙太守孙坚。
冀州牧韩馥。
豫州刺史孔仙。
兖州刺史刘岱。
河内太守王匡。
陈留太守张邈。
广陵太守张超。
东郡太守乔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
当然,曹操也在其中,但此时的他,并没有地盘,并没有算作一方诸侯。
并没有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
像公孙瓒,远在幽州,压根就没有兴趣参与讨伐董卓。
毕竟天高皇帝远,讨伐董卓,对他又没有任何好处。
至于马腾,更是不可能。
马腾现在跟韩遂在一起,而且跟董卓已经取得联系。
甚至说,董卓一声令下,马腾,韩遂两人就会出兵援助洛阳,跟董卓关系好的很。
总共是十一路诸侯,而且还是分散屯兵。
袁绍屯兵河内郡。
兖州,兖州的地方诸侯,则是屯兵于酸枣。
袁术则是屯兵于鲁阳。
算得上是三方夹击态势0…
董卓在得知消息后,可谓是震怒。
黑化的董卓就此上演,直接命人毒死刘辩。
你袁绍不是想让刘辩当天子么?不是因为刘协上位不高兴么?
来吧,现在刘辩也死了,就剩下一个刘协,看你袁绍怎么办。
袁绍也是够狠,就是不认刘协这个天子。
刘辩死了,那就重新再找天子,另立山头,派人去跟幽州牧刘虞商量,让他当天子。
刘虞又不是傻子,这件事跟他又没啥关系,直接拒绝。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迎天子的是曹操,而不是袁绍。
因为从始至终,袁绍都是不认刘协为天子。
所以压根就没想过去扶持刘协。
董卓一怒之下,袁隗跟袁基等人,在洛阳的所有袁家人,尽数被斩杀。
洛阳城中,人人自危。
董卓的心情,可以理解。
从一开始,董卓一没想着自立,二没想着杀人。
反而是想着跟关东士族,一起治理天下,好好扶持刘协。
之前册封的官员中。
孔仙被封为豫州刺史。
刘岱被封为兖州刺史。
王匡被封为河内太守。
张邈被封为陈留太守。
鲍信被封为济北相。
张超被封为广陵太守。
董卓亲手册封的这些官员中,反倒是成了反董联盟的中坚力量。
就两个字,心寒。
但董卓会怕么?
别扯淡了,这群诸侯,看似声势浩大,但外强中干,一个个的连战场都没有上过,打个屁的仗。
从袁绍这个盟主,到后面这些诸侯,全都是士族,全都是文人,在董卓眼中,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