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白手起家,发家致富之路 > 第35章 不顾律法,李然娶两妻

第35章 不顾律法,李然娶两妻(1/2)

目录

自己闺女能够跟蔡邕的闺女平起平坐,这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正因为如此,才没有叫太多的人参加这场婚礼。

蔡邕叫了几个特别好的朋友,像卢植,郑玄等知名大儒。

也是为了炫耀一番,自己家女婿有多优秀。

平顶山到底是何等的天上人间。

此等绝色,让几个老家伙,那叫一个羡慕。

郑玄因为没有官职,直接表示,不走了,要留下来,在平顶山安度晚年,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表示,要着手教导平顶山的小孩。

培养人才,要从抓娃娃开始。

但说真的,李然还真看不太上让郑玄给他教平顶山的孩童。

郑玄那一套,就是纯粹的儒家学说。

在李然看来,屁用没有点。

当官,当不出好官。

进军营,当不了好兵。

除了整天有张嘴,其他的,啥也没有。

这话说的虽说过分了点,但绝对的实话。

当年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说到底,还是为了更好的去控制百姓。

以礼乐治国,以孝道治国,确实能治理好百姓,但教导不出好官员。

汉末知名的大儒也有不少,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有几个?

哪怕蔡邕是李然的老丈人,李然也要说,就没几个能行的。

武不能御兵,文不能治国。

包括卢植,这个稍微强点的,那也有限。

卢植当初作为冀州对黄巾军主帅,最终也是落得个战损无功,下狱的下场。

要不是皇甫嵩出言相救,死球了个屁的。

什么?

你问新婚当夜如何?

省略三千字,发了也看不了,还是老实点好。

在新婚之后。

李然倒是过上了几天平静日子。

没有人顾得上搭理李然,整个洛阳的百官,都在为刘宏死后做准备。

而李然,则是在这段时间,偷摸的大肆购买粮食。

因为,天下马上就要不太平咯。

现在是能积攒多少粮食就积攒多少粮食,这玩意不怕多,就怕不够。

等到战乱大起,各个诸侯占据地盘之后,怕是想购买粮食都买不着。

平顶山现在有百姓十几万。

其实,也就占据了平顶山不到一半的地方。

李然还是让人继续建造房屋,准备迎接新的流民。

等到战乱起,流民会更多。

各个诸侯,搜刮百姓会更狠,以平顶山的名声,李然不怕没有流民主动前来。

刘宏让董卓担任并州牧的时候,贾诩等人还有些担心。

毕竟这步棋,算是冲着李然来的。

不论是平顶山,上党郡,雁门关,这可都是在并州范围内。

平顶山倒是还好,毕竟属于李然的封地,谁来都不好使。

但上党郡,雁门关,可是实打实的并州地界。

并州牧可比并州刺史的权利大得多。

州牧,是军权,政治,经济,全部一手抓,也就说上党郡,雁门关都要归属并州牧统领。

刘宏这是很明显的想让董卓狗咬狗。

但李然丝毫不放在心上,因为董卓压根就不会来并州。

这一点,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果然如李然所料,董卓在河东郡驻足,不再前进,等着洛阳生变。

189年十月。

刘宏殡天。

所有人都是按部就班,并没有太大波澜。

毕竟刘宏在生前,就已经把后事安排好咯。

按照刘宏的设想,只要按照他的计划走,稳定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至少能给刘辩成长的机会。

刘辩登基,刘协被册封陈留王。

但之后的一切,就不是刘宏能预料到的了。

他低估了何进的野心,跟那白痴一样的脑子。

袁绍进谏,何进现在已经掌权天下,就应该铲除宦官,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牢固。

别忘了,当年的窦氏,梁氏,那可都是被宦官给灭咯。

就应该对宦官先下手为强。

何进傻呵呵的答应了。

并且第一步就非常成功的铲除了,宦官里面唯一握有军权的蹇硕。

蹇硕那也是个老倒霉蛋。

自从刘宏殡天之后,蹇硕直接搬离了皇宫,来到军营。

不管是刘宏下葬,还是刘辩登基,蹇硕连头都没有露,一直待在军营,跟麾下兵将待在一起。

刘辩登基之后,何进为了让刘辩的地位更稳妥。

设法搞死了董太皇太后,也就是刘宏的老娘。

因为董太皇太后,一手抚养了刘协,支持刘协当皇帝。

但其实吧,刘宏已经断了这门心思,董家这一支,在政治上没有地位,也没任何军权。

刘宏的舅舅,董重,虽说是骠骑将军,但早就不理会朝中事,手中连兵权都没有。

但即便是这样,何进也没打算放过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