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退敌入文渊(今天灵感爆发,多更4000字)(2/2)
毕玄眼中爆发出毫不掩饰的欣赏精光。“好!”
他低喝一声,右掌虚虚悬于自己面前的酒盏上方寸许距离。
掌心隐隐有赤红色的毫芒吞吐,肉眼可见的灼热气息弥漫开来。盏中那琥珀色的酒液仿佛受到了无形的搅动,骤然翻涌沸腾起来,浓郁的酒香被这精纯的炎阳真气一激,瞬间变得愈发醇烈、霸道!“请!”两只镶银酒盏重重地撞击在一起,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二人同时仰头,将盏中那滚烫的烈酒一饮而尽!
“嘶——!”烈酒入喉,如同一道熔金的火线,带着灼烧般的甘冽,自咽喉直贯而下,猛烈地冲入丹田气海。饶是以张小凡的修为,也忍不住发出一声低沉的赞叹,“好酒!好烈的酒!”
毕玄抚掌大笑,古铜色的脸上浮现出几分自豪:“此乃我突厥王庭秘酿‘金狼血魄’,取天山之巅万年冰川融水,配以草原初生牛犊最纯净的头道乳汁,佐以野生百花蜜,深藏于地底窖中,吸收大地精气,历经三载寒暑方成!岳兄既喜,今夜当尽兴!”
他亲手抱起陶瓮,再次为两人的酒盏满上。
此时,侍从已将篝火架起。干燥的红柳枯枝在火焰中噼啪作响,释放出特有的香气。
一只肥硕的羔羊被架在篝火上,金黄色的油脂滴落到通红的炭火上,腾起阵阵带着焦香的白色烟雾,与浓烈的酒香、肉香、奶香、囊饼的麦香交织在一起,在这荒凉的大漠深处,构筑起一片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温暖角落。
夜风拂过,将这诱人的气息送往更深的荒漠。
张小凡撕下一条烤得外皮金黄焦脆、内里鲜嫩多汁的羊腿,肉质入口即化,浓郁的肉汁混合着香料的气息在口中迸发他忽然举盏道:“今日得遇毕兄,实乃幸事。可惜...“
毕玄会意,沉声道:“各为其主罢了。“他摩挲着酒盏边缘,“明日...“
“明日事,明日论。“张小凡打断道,“今夜只论武道,不涉国事。“
毕玄闻言大笑,重重点头。
二人推杯换盏,时而切磋武学心得,时而纵论天下英雄。篝火映照下,两位宗师的身影在沙丘上时隐时现。
“岳兄适才那一刀劲力内敛至极却又沛然莫御,实乃毕某生平仅见。“毕玄撕下一块馕饼,蘸着马奶酒送入口中,“若非我以炎阳真气护住经脉,恐怕此刻已受内伤。“
张小凡摇头笑道:“毕兄过谦了。你那一式犹如烈阳焚天,若非我以内冰劲抵消七分热力,这条手臂怕是已经废了。“他抬起右臂,上面灼痕犹在,“即便如此,余下三分热力仍让我吃了苦头。“
毕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岳兄竟能同时驾驭山海两种截然相反的刀意,且转换间毫无滞涩,这份修为,放眼天下不出三人。“
夜渐深,星垂平野。侍从们悄然退至十丈之外,唯恐惊扰这场难得的酒局。风沙呜咽中,隐约传来二人的朗笑与碰杯之声。
大漠晨光,金辉遍野。
篝火余烬未冷,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张小凡负手而立,望着初升的朝阳,衣袍上凝结的晨露在阳光下闪烁如珠。
“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张小凡舒展筋骨,浑身关节发出清脆的爆响,“与毕兄论武论道,当真快意。“
毕玄拂去衣上沙尘,古铜色的脸庞在晨光中更显刚毅:“若岳兄不弃,我突厥愿以十万部众相奉,请岳兄入我突厥。“
张小凡闻言轻笑,目光投向远方连绵的草场:“山野之人,只爱清风明月。荣华富贵...“他随手抓起一把沙土,任其从指缝流散,“不过如此。“
毕玄正要再劝,忽闻急促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信使飞身下马,跪地时激起一片沙尘:“禀武尊!昨夜大汗遭韦孝宽部将李穆夜袭,营寨大乱,各部损兵折将,伤亡惨重,正向婆娑川撤退!如今韦孝宽率大军紧咬不放,大汗处境危急,命我等前来恳请武尊速往救援!“
“什么?!“毕玄周身气息骤然暴涨,脚下沙土瞬间化为琉璃。他猛地转头看向张小凡,眼中赤芒吞吐:“岳兄可要阻我?“
张小凡摇头,衣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我也该告辞了。“话音未落,人已如苍鹰掠起,几个起落便消失在晨雾之中。“他日有缘,再与毕兄论武!“
毕玄长啸震天,月狼矛凌空飞入掌中。信使抬头时,只见武尊身影已化作赤虹贯向西北,所过之处沙石尽熔。远处突厥大营号角连天,万千铁骑正如潮水般涌向烟尘起处。
长安方向,张小凡踏草而行,忽闻身后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他驻足回望,但见大漠尽头烟尘蔽日,隐约可见赤色旌旗猎猎飞扬。腰间霸刀轻颤,似在回应远方那冲霄战意。
长安城,唐国公府内。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唐国公府正堂。张小凡卸下沾满风尘的斗篷,露出内里一袭靛青色劲装,腰间霸刀虽已归鞘,却仍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寒意。
李渊连忙让下人烧水,自己则备好热茶相候。茶香氤氲间,李渊听着张小凡说着与武尊毕玄论武之战,面上神色难掩向往:“大哥与毕玄一战,真是惊天动地,乃是近十年最璀璨的一战。可惜小弟无缘得见,实在遗憾。“
张小凡轻啜香茗,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毕玄的炎阳真气确实了得。待你突破宗师之境,我让你亲身体会何为大宗师。“他忽而促狭一笑,“只望届时莫要吓破了胆。“
“哈哈哈!“李渊闻言长身而起,只见他双臂一展,周身真气鼓荡,衣袍猎猎作响。堂内悬挂的字画无风自动,案几上的茶盏竟凭空升起一寸,悬而不落。一股山君巡岭般的威压弥漫开来,连门外值守的侍卫都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好!“张小凡目光如电,右手在案上轻轻一按。那悬空的茶盏稳稳落回原处,激荡的气势顿时如潮水般退去。张小凡细细打量后颔首赞许,“真气凝实,神意贯通,看来未曾懈怠。“
“大哥教诲,岂敢辜负。“李渊笑容忽敛,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解开系带,一面鎏金令牌在阳晨光中熠熠生辉。令牌正面五爪金龙盘旋,龙睛处嵌着两粒红宝石;背面“文渊通彻“四个篆字银钩铁画,边缘云纹中暗藏防伪的符文。
“舅舅本欲亲手交给大哥,但奈何新君初立,百废待兴。舅舅他老人家根本脱不开身,只能让我转交给大哥。“李渊双手奉上令牌,“持此物可直入宫禁文渊阁,大哥所求典籍尽在文渊阁中。“说道这李渊犹豫片刻,“近来太子...不,是新君与舅舅政见多有不合,宫中暗流涌动,大哥入宫时还需多加小心。“
张小凡指尖轻触令牌,只觉入手沉甸甸的。他摩挲着令牌边缘的云纹,淡淡道:“杨兄有心了,至于宫中些许蝼蚁,若有歹意,拂去便是。“
窗外传来晨钟声响,惊起檐下栖鸽。张小凡抬首望向皇宫方向,目光似已穿透重重宫墙,落在那座藏尽天下典籍的楼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