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 第133章 鄙视链

第133章 鄙视链(1/2)

目录

不管是普通观众或者是影视圈的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说电视咖去拍电影容易暴露水平。

比如在电视剧领域把奖项拿了大满贯的孙丽,转身去混电影圈。

结果在电视剧里惊才艳艳的孙丽,在电影里却是表现平淡如水。

有人说,电视剧才是检验演技的门槛。

比如未来拿了金鸡影后的李庚喜,她在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和《漫长的季节》中,都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后一种说法,乍听之下有点倒反天罡,但细想却有几分道理。

的确有很多电影咖在电视剧领域严重水土不服。

如国际章,在电影界有口皆碑,从没有人说她演技不行,可她唯一跨界出演的电视剧《上阳赋》,演得那叫一个矫揉造作。

直接把自己口碑败光。

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电影首先是商品,是直接卖给观众的,而不是卖给电视台的。

导演要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征服观众才能挣到钱。

这就导致电影的叙事必须紧凑,毫不耽误观众时间,但是拍摄时必须精雕细琢,花多少时间都可以。

为了一个镜头,电影导演可以无数次的NG,疯狂折磨剧组成员。

电影导演会为了一段戏,花功夫引导演员进入情绪,拍摄时反复调整演员的状态。

如果演员本身的演技能达到60分的水平,那么在高水平电影导演指挥下,能表现出80分的效果。

这也是电影导演敢于大胆启用素人的缘故。

比如张国师,他的电影就喜欢用新人,而且每一次都把新人调教的非常好。

相比起电影,电视剧的制作粗放了许多。

毕竟电视剧制作完成后并非直接卖给观众,早期是卖给电视台,如今还卖给视频平台。

而电视台和视频平台都靠广告盈利,观众在一部剧上花的时间越长,他们赚的越多。

甚至出现过电视台“在广告中插入电视剧”的奇景。

另一方面大多数人看电视剧,也的确是冲着消磨时间去的。

不会像看电影那样,每时每刻都盯着屏幕。

这就注定了电视剧的一个特征:拖沓。

剧情“拖沓”得足够抓马离奇,就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时长能拖沓到七八十集,就能有更多的广告植入。

甚至有些恶心的导演,更是把一个剧情反反复复来个大回忆,搞得这个剧情都可以剪辑出一两集了。

因此对于电视剧的主创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量比拍电影大,但制作周期和经费却比电影紧张。

说到底,电视剧和电影之间,没有谁是更高贵的,只在于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功夫有没有下到位。

比如87版《红楼梦》在拍摄前,花十个月打磨剧本,两年时间挑选演员,开拍前所有演员进学习班培训。

这种剧组调教出的演技不可能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