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 第104章 选角结束

第104章 选角结束(1/2)

目录

很早之前,于荣胱就在港圈混了,但演的角色都是反派,形象也差不多被固定。

出道这么多年,拍了80多部电影、40多部电视剧,堪称是“内地硬派小生”第一人。

但就算如此拼命,于荣胱好像很少演主角,更没有像李连届那样成为巨星。

于荣胱第一部电影演的就是一个大反派。

《木棉袈裟》中,他饰演一个头号反派了空大师祁天远。

虽然是个大反派,但他一身干净利索的打戏,加上多年磨练的演技,让他一举成名。

随后就南下香江发展,成为一个武打明星。

在香江发展的数年中,于于荣胱拍摄近50部影片,燃烧青春。

这么多作品,让观众发现于荣胱简直是能文能武,正反派通吃,亦正亦邪全能演。

尤其是那些奸诈狡猾、冷面逼人,又武功高强的反派角色,而且从不用替身。

而他较为经典的一部影片,当属和李连届合作的《给爸爸的信》。

与李连届的对打戏,一度盖过了李连届的风头。

大反派甫光一角,让人至今难忘,堪称“坏蛋”中经典的“大坏蛋”。

之后《冲锋队怒火街头》中饰演的悍匪教授,那神经质的表演,风头甚至又盖过了主角。

让‘教授’一角成了最经典的反派大佬。

程胜选他演张宝,也是看中了于荣胱这一点。

历史中张宝不算什么好人。

从性格上看,张宝既有着反抗压迫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向强大的东汉王朝发起挑战,这体现了他不甘于现状、勇于改变命运的一面。

但同时,他也有着农民起义军将领的局限性。

在取得一些小胜利后,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局势的判断出现偏差。

而且,黄巾军内部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组织松散、纪律不严等问题,张宝作为重要将领,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也为黄巾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而且,历史中张宝在作战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残酷性。

杀俘虏。

不错,投降的官兵,张宝都会选择干掉。

张宝可以说是摇摆在正邪之间。

于荣胱也是属于这种气质,跟张宝这个人物非常贴合,这也是程胜选他的原因。

男二号定下来之后,除了男主张角之外,还有一个角色没有确定演员,那就是董卓。

《三国演义》小说及影视作品中,董卓被塑造为身形肥胖、面容凶悍的暴君形象,但历史记载中其外貌并无明确肥胖描述,存在文学加工痕迹。

《三国演义》描述董卓为“肚满肠肥、腹大臃肿”,行动笨拙,死后尸体油脂甚至被用作燃料燃烧数日。

《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未明确记载董卓体型,仅提及他早年“粗猛有谋”的军事才能。

东汉王粲《英雄记》最早记载董卓“素肥”,死后脐脂燃灯数日。

这也许就是《三国演义》中董卓被塑造成肥胖的原因。

模拟面板给的剧本中董卓也是肥胖,看来文学作品也不算诽谤董卓。

按照角色的体征,来参加试镜董卓的人,没有一个是特合这个角色。

毕竟娱乐圈肥胖的演员太少了。

因为人太胖,很难在看脸的娱乐圈混出头。

其实有一人非常适合演董卓,那就是香江演员郑泽士,他身上有一股‘粗猛有谋’的枭雄气质,跟剧本中董卓非常相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