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通天讲道,镇元相邀(1/2)
文字发明之后,人类文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们将文字刻在竹简等器物上,薪火相传,从此知识有了传承之概念。
光阴荏苒,百年之后,人皇终于归位。
当轩辕走进火云洞的次日,灵气再次改变。
但连山的心思已不放在这上面,通天讲道之日近在眼前。
......
金鳌岛上,截教门人已达八百之数。
在仓颉造字后,龟灵圣母得道前来拜师,被收入内门,至此连山印象中的截教内门弟子全部聚齐。
讲道之日将近,连山悬空在金鳌岛上,手中混沌钟连响三声,雄浑的钟声传遍洪荒,使截教弟子听闻。
如赵公明、三霄等在外修行的弟子闻钟声返回金鳌岛,一时间群仙毕至,道韵冲天。
因截教弟子众多,其中很多人拜师之后,或在岛上潜修,或在外开辟洞府,不少弟子彼此之间颇为面生,抵达金鳌岛后经熟人介绍,纷纷谈笑风生。
通天讲道,算是截教的第一次团建。
讲道之日,金鳌岛上空彩霞漫天,通天教主身穿大红道袍,手持青萍剑,高坐云台之上,台下弟子以连山为首,其下多宝、孔宣、赵公明、云霄等弟子依道分散围坐。
云台之上,通天面色沉静,目光如电,扫视在场诸位弟子。
通天以立教功德成圣,职责便是要教化众生,这些门人弟子便是承载其道途之人。
截教众弟子肃然而立,等待通天开口,不敢发出一丝杂声。
良久,通天教主终于开口。
“吾截教之道,在‘有教无类’四字,飞禽走兽、草木精怪,皆可入道,有灵智且心有良善者,吾必引之。”
“大道无情,却容万类争鸣,天道至公,不拒蝼蚁登仙,尔等当惜此缘法,勤修苦练,悟阴阳之变,参造化之机,莫畏道途艰险,勿论出身高下。”
云台之下,诸位弟子齐声拜道:“谨遵师尊圣诲!”
通天屈指在青萍剑上一弹,一声剑鸣响彻云端,截教弟子闻声静音。
之后,通天教主眉眼低垂,缓缓讲述其上清大道,传遍金鳌岛中。
霎时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更有祥云万丈,瑞彩千条,云台之上似有星辰生灭,阴阳五行之气流转徘徊。
云台之下,截教弟子皆如痴如醉,就连金鳌岛上原生的灵禽异兽也伏地聆听。
通天这一讲,持续千年。
先从炼精化气讲起,而后到渡劫成仙,又至金仙之道,如何证得大罗果位,最后传下斩三尸之法。
在场的诸位截教弟子,最低也是玄仙,但听闻这最基础的修仙之法,才发觉仙道之途上自己错过多少领悟,皆全神贯注不敢放松。
只是资质有高低,缘法分深浅,有人心旷神怡,便有人抓耳挠腮混混沉沉。
因是首次讲道,便只传下大体纲要,其中关窍日后再慢慢讲述。
千年时光结束,云台之上又是一声剑鸣。
诸位弟子纷纷从悟道中清醒,行礼拜道:“谢师尊赐法!”
通天望着行礼的弟子们,嘴角微挑:“今次讲道到此为止,尔等好生修行,下次开讲当在三千年后。”
于是,众弟子齐声道:“恭送师尊!”
通天教主微微颔首,身形缓缓变淡,从云台上消失。
通天离去后,金鳌岛上寂静无声,刚退出悟道状态的截教弟子,只觉怅然若失。
一声钟声响起,吸引众人注意。
连山清了清嗓子,沉声道:“诸位师弟当珍惜时光,不辜负师尊的培养,讲道结束,各自回洞府修行去吧!”
诸位弟子齐声应诺,而后三三两两的离开。
连山也返回剑虚仙府,径直走进悟道厅中,在蒲团上盘膝坐下,回忆起先前感悟。
证得大罗金仙果位数千年,连山已在道途上走出很远。
越是到这个境界,越是发觉良师的珍贵,通天的一句指点,便可抵过他参悟百年。
三百年后,连山终于睁开双眼,将通天讲道的收获尽皆吸收,座下散发出混沌之气,青色莲台浮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