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刑徒恃功生异志,昭武持节抚军心(2/2)
那么,现在的大秦早就亡了。
主将章邯虽然有着天子节杖助力,极力弹压不满。
然,面对着这支成分复杂、野性难训的庞大军队,自然也显得力不从心。
刑徒军居功自傲,他多次上书咸阳,希望皇帝能够拿出明确处置方案,以安军心。
现实,章台殿内。
嬴政与一众大臣,看得心惊肉跳。
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支不受控制的军队,会造成怎样的破坏力。
其危险性,远远超过了外部的敌人。
“此军可用,亦可废之!”
上将军王翦给出了评价,他沉声而道,“刑徒军让大秦转危为安,功不可没,但若处置不当,赏罚不明,恐生内乱,其祸不亚于六国复辟。”
“不错,刑徒终归是刑徒,不可倚为助力,大秦的根本,还是如今的秦军。”
蒙武点头,认可王翦的话语。
而嬴政的目光,则是落在了赢辰的身上。
他没有发问,眼神中的考较之意,不言而喻。
角落中,赢辰无语了。
这老头子也是够了啊。
真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工具人了,天幕上的自己怎么做是他的事情。
现在的他,哪里知道要怎么应对这些可能生乱的刑徒。
…
天幕上,应对在章邯的奏报和朝廷的担忧。
那位年轻的昭武帝,并没有丝毫惊讶。
他力排众议,并没有选择‘分化瓦解’或是‘调回京畿严加看管’的保守策略,而是做出了一道不可思议的决定。
那就是,御驾亲临军中。
“朕要去亲自见见这支为大秦立下不世功勋的军队。”
昭武帝言辞激昂,声音响彻朝堂,“朕要每个士兵都看到,他们的皇帝,没有忘记对他们的承诺!”
当然,昭武帝的决断,很快就迎来了反对意见。
其中反对最为激烈的,那就是作为文臣代表的冯去疾了。
冯去疾的存在,解决了昭武帝即位之后,大秦帝国面对的政务混乱问题。
“陛下,臣知晓您深谋远虑,但刑徒军虽立战功,今其恃宠而骄,若陛下亲临,怕是有挟众逼宫之险!”
他担忧的开口,说出了自己顾虑,“昔年吴起抚士卒而卒反噬,不可不防啊。”
“老臣以为,可以爵位田宅厚赏其将,分散其部众于各军,再以秦军精锐监视。”
“如此,即可安军心,又可以防备其聚众生乱。”
冯去疾自是从实用出发,劝谏昭武帝不要涉险,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大秦如今危在旦夕,勉强看到好转的曙光。
万一皇帝出了什么事情,可怎么办?
“陛下乃为万乘之尊,岂可轻涉险地?若刑徒中有心怀怨望者,趁乱行刺,则社稷危矣!”
“不若遣重臣代行犒赏,以示天恩。”
老成持重的他,给出了极为中肯的意见。
只是,皇帝所想的可和冯去疾不同。
“冯卿多虑了,刑徒军所求的,并非是权势富贵,而是一条活路和尊严。”
昭武帝抬起手,制止了冯去疾继续说下去,“朕若避而不见,反令其疑朝廷欲鸟尽弓藏。届时谣言四起,方是真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