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祖龙悟道,两仪殿问对(2/2)
“《韩非子》言‘势’,此圆心之点,便是皇权之‘势’,乃帝国之纲。”
“军权,财权,以及人事任免之权,此三者,朕绝不假手于人。”
他的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
“然则,圆周之上,万事万物,皆可为‘目’。天下之大,庶务之繁,非一人之智所能尽察。”
“朕若事事亲为,必然会深陷于浩如烟海的文牍之中,只见秋毫之末,而不见泰山之巅。”
“《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何为小鲜?便是指治理之时不可过于烦扰,扰动过甚则鱼身易碎。”
“朕将政务之‘目’,分予三省六部,令其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
“而朕,则只需坐镇中枢,手执其纲,静观其成败,而后赏功罚过即可。”
昭武帝的目光变得锐利,直视着眼前的老者。
“朕放下的,是足以令人案牍劳形的琐碎之‘权’;而朕牢牢握紧的,却是驾驭整个天下的无上之‘术’。”
“宗正,您以为,在这帝国之中,究竟是‘权’更重,还是‘术’更重?”
宗正盯着那幅构造简单的图,整个人呆立半晌。
最终,他缓缓起身,对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深深地躬身一拜。
“老臣……受教!”
…
天幕的画面,逐渐暗淡了下来。
带给大殿内所有人的震撼,还在持续着。
祖龙更不用说了,瞳孔地震。
“他,是从何处学的帝王学?!”
天下有自学成才的帝王吗?!
恐怕是没有的,但是能够从那等乱世当中崛起,就足以说明了赢辰的能力。
以这点而论,就足以让嬴政对现实的六子重视了。
相比之下,自己一直付诸心血培育的儿子。
死了!
死在了自己的愚蠢上,明明有如此巨大的优势,却不能翻盘安定大秦的天下。
这些年,难不成是因为自己过于打击楚系外戚,忽视了对于扶苏的培养吗?!
就在他暗中叹息的时候,王绾和冯去疾却注意到了天幕昭武帝上的白洁之物。
如同玉一样的雪白,却能够在上面肆意笔墨绘画。
这可是比起竹简,更轻便的‘道具’啊!
“冯相公,你看到了吧,天幕上昭武帝的书房,摆放的不是竹简。”
王绾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竹简之重,数车都放不下。”
“那小小的白洁之物,能够将文字记录其中,岂不是没有手持竹简那般劳累了?”
王绾的话语,让冯去疾点头。
“这怕是天幕‘昭武帝’所创造之物,能够轻便书写。”
“就是不知,此物用何而造,比起帛书成本如何。”
帛书写在丝绢上,但在丝绢上写却是极为昂贵。
普通人家,又怎么可能用的起丝绢呢。
“卧槽,天幕的我那会直接就拿出了‘造纸术’了吗?!”
赢辰却是相当震惊,因为造纸术自己如今都还在研究当中。
天幕的自己,什么时候搞出来的?!
若是有了‘造纸术’的话,天幕上一些可能不切实际的改革。
或许。
因此有了实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