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儒和法都是工具,朝堂的辩论(1/2)
大殿之内,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一道道无形的枷锁,落在了那个立于殿中的身影——六公子赢辰的身上。
扶苏站在一旁,眼中充满了关切与好奇,他同样想知道,自己这位一鸣惊人的六弟,究竟会如何抉择。
赢辰只觉得自己的脑壳隐隐作痛。
嬴政这个问题,看似平淡,实则是一道催命符,直接将他置于风口浪尖。
选儒家,立刻就会得罪以蒙武为首的军功老将,以及那些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秦吏。
选法家?
那便意味着,他将与兄长扶苏彻底割裂,与淳于越所代表的儒生集团,结下不死不休的梁子。
无论怎么选,都会得罪一方。
不过他没有丝毫迟疑,对于这点他心中早已有自己的答案。
赢辰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清晰地回荡在殿中:“回父皇,儿臣以为,商君曾言‘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在于,治理天下的道理,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淳于越和蒙武,二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
“在儿臣看来,儒家所倡导的仁义道德,好似帝国华美的锦绣衣袍,能使其外表雍容,安抚人心。”
“而法家所坚持的严明刑律,则是帝国坚不可摧的铁骨,能使其内部强健,屹立不倒。”
“但是!”赢辰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锐利,“锦缎虽美,却会腐朽;铁骨虽坚,亦会生锈。单单依靠任何一家,大秦都无法长治久安。”
“在真正的君王眼中,儒与法,都不过是治理天下的工具而已,不同时期,便需用不同的治世之法!”
“君王,当以百家之言来治天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淳于越与蒙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们谁也没想到,赢辰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将儒法两家都定义为“工具”,这种气魄与见识,远超他们的想象。
御座之上,嬴政那双深不见底的虎目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
他没有立刻表态,但微微前倾的身体,已经显露出他的兴趣。
“六弟此言,为兄不敢苟同!”
一个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扶苏向前一步,对着嬴政一拜,随即转向赢辰,面带忧色地说道:“周制承天景命,乃是天下最好的制度。”
“如今我大秦一统,黔首百姓却视我大秦官吏如虎狼,畏惧远胜于爱戴。若能推行儒家教化,以仁德安抚天下,方可让万民休养生息,未必不能重现夏商周三代之治的盛景!”
扶苏的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他所言的,正是儒家门徒心中最崇高的政治理想。
赢辰看着自己的兄长,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怜悯:“大兄,你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