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怎么判断A股股市资金内部的流向变化?(1/2)
9月21日,周日,8:01,今天是享界S9T的开启交付,是邀请享界车主去北京参加的,牌面拉满。
“我在XX中躲牛市!”投资者如何应对?
马特贝现在反思的是今年这个情况,确实,在北汽蓝谷躲过了今年的这轮牛市。
问题出在哪里?
源于对资金流的不重视。
那资金流怎么去判断呢?
等一下哈,先再强调一下,关键一定要重视资金在哪里。
金融的记忆是短暂的,但资金流向、沉淀的影响一定不小。
判断资金流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资金在哪里,那怎么判断资金在哪里?
马特贝目前的方案就是盯着成交,这倒是北向资金不再公布流入流出情况之后,成交成了北向流入的分析关键,成交一直保持在稳定的比例,例如现在的12-14%,这说明北向资金还在,而且稳定流入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当部分买入沉淀到股票里,不再每天交易的时候,能够维持成交是要新增资金的不断流入的。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板块也一样,例如最近成交明显增加的汽车配件板块,电池储能板块等。
北向资金成交额占全A比例(即“成交占比”)能反映外资交易活跃度。根据东北证券研究,该指标与沪深300指数走势的相关性在2023年后显着提升,尤其在存量博弈阶段,成交占比波动可辅助判断外资对大盘风格的偏好。例如,当全A成交额萎缩时,若北向成交占比逆势上升(如2024年一度突破20%),可能暗示外资在结构性加仓。
类似的特征也可以体现在融资融券的融资买入数据,也就是两融数据。
两融数据主要观察的其实是四个指标,融资买入余额、融资买入额、偿还额和融资净买入。因为融资净买入等于融资买入额减去偿还额,所以跟踪的时候主要就看融资余额、融资买入额和融资净买入。
融资买入额的连续增加,代表资金流入,这说明市场内资金愿意以杠杆的方式对板块和个股进行加仓,而融资余额就会随着融资买入额的连续增加变大,融资余额越大,说明市场买入的金额越大,但也看余额占流通市值比。
这些看得都不是一个绝对值,关键还是看变化。
连续3-5天或者5-10天的净买入趋势,比单日大额净买入更有意义。
要抓住了杠杆资金动向的关键观测维度——即“聚焦核心指标、重趋势轻绝对值、结合相对比例”,这符合两融数据作为“市场情绪晴雨表”和“资金主动流向锚”的本质属性。
投资正确的做法,不是随波逐流,而是风险先行,理智行事,事先为各种风险(危险)做好充分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