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 第481章 团队建设,提升实力

第481章 团队建设,提升实力(1/2)

目录

天刚亮,村口高台的石阶上还沾着露水。我攥着登记册站在最上层,听见脚步声从四面八方涌来。那些昨夜报名的人陆陆续续到了,有人拎着布包,有人牵着孩子,目光里带着试探和期待。

“点名了。”我翻开册子,声音压得平稳,“N-704,张大山,西塘村。”

一个中年汉子应声出列,站得笔直。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村人,都穿着洗旧的粗布衣,脚上沾泥。

“N-705,李二牛,东岭。”

“在!”

“N-706,赵秀兰……”

一个个名字念下去,二十七户全到齐了。我把册子合上,扫视一圈:“从今天起,咱们要做的事,不是临时挣几个铜板,而是把种出来的粮食蔬菜,按时按量送到缺粮的地方去。这活儿不轻松,但规矩必须立下来。”

底下有人低声嘀咕:“啥规矩?种地还能有新花样?”

我没答话,只从袖中抽出三张纸,贴在木板告示栏上。每张纸上写着一行字:种植组、运输组、监督组。

“自愿申报岗位。”我说,“种得多的报种植组,家里有车马的进运输组,识字能记账的,可以加入监督组。三天内公示名单,谁有异议当面提。”

林婶挤在人群前头,皱眉道:“分这么细干啥?以前不都是一起忙完自家田再帮别人?”

“以前是小打小闹。”我看着她,“现在我们往外供货,一车菜送不出去,整片地的收成就砸手里。时间、重量、包装、路线,差一点,人家就不收。这不是帮工,是协作。”

她嘴唇动了动,没再反驳。

陈大山突然往前走了一步:“我报监督组。”

众人安静了一瞬。他是南岭来的外村人,本不该有这么大分量。

但他掏出一本小册子,摊开给大家看:“这是我抄的报名户清单,每一户的地亩数、作物种类、预计产量都记着。我还核对过三遍。如果大家信我,我想牵头查账——每笔进出货,每文分红,都要清清楚楚。”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点头,有人交头接耳。

我点点头:“监督组需要独立,不能和运输、种植混在一起。你若愿意担这个责,我支持。”

他说:“我不是为了你支持,是为了我自己能睡安稳觉。地是我自己种的,钱是我自己挣的,我不想哪天被人一句‘算错了’就吞掉一半。”

这话落下,好几户人纷纷举手报名监督组。

李商人这时牵着马过来,听见几句,把缰绳往旁边树上一系,也走了进来。他看了眼告示栏,又看了看人群,对我说:“调度的事,你想怎么安排?”

“运输组归你统管。”我说,“路线、排班、车辆调配,你说了算。但监督组会跟进每一趟出货记录,月底公开评分。”

他挑眉:“评分?”

“对。”我转向众人,“以后每轮协作结束,种植组给运输组打分,看是否准时取货、有没有损毁;运输组也给种植组打分,看包装是否规范、交货是否及时。分数影响分红,连续两次垫底,要重新审核资格。”

底下顿时炸开了锅。

“凭啥给我们打分?”一个赶车的老汉嚷道,“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他们在家坐着就把菜摘好了!”

“可你们晚半天来,我家菜叶都蔫了!”另一个妇女立刻顶回去,“卖相不好,价钱压低,损失算谁的?”

争吵眼看要升级,我抬手示意安静:“正因为有矛盾,才要定规则。谁都不是故意犯错,但问题出一次两次,没人管,第三次还会出。现在把话说在前头,彼此约束,也是彼此保护。”

陈大山接过话:“就像犁地,沟要直,行距要匀,不然种子撒乱了,收成自然差。我们现在就是划垄沟的人,先把线拉直。”

人群慢慢静了下来。

李商人沉吟片刻,开口:“我可以统筹调度,但有个前提——每日发车数量、装载清单,必须提前一天报备给我。我要知道明天有多少货要走,配多少人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