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 第476章 行业挑战,勇往直前

第476章 行业挑战,勇往直前(1/2)

目录

天刚亮,顾柏舟就进了屋,手里捏着一张纸。他没说话,只是把纸放在我面前的桌上,指尖在边缘轻轻敲了一下。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拿起那张纸。字迹工整,是镇上粮行联合会的印鉴,红戳压在末尾。上面写着:“观澜私设农规,淆乱市法,即日起暂停采买其系属作物。”

李商人是半个时辰后到的。他进门时喘着气,外衣沾了露水,肩上的布袋比往常轻。

“不止咱们村。”他坐下就说,“南岭、河湾、青坪——凡是贴了‘观澜’标识的货,三家大铺子全拒收。”

我将文书推到桌心:“他们怕的不是我立规矩,是怕别人也跟着立。”

顾柏舟站在门边,声音低下来:“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没答,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摞信。这些都是这几日收到的回函,三十多封,纸张各异,有粗麻纸,也有孩子作业剩下的残页。我一张张摊开,按内容分类。

“缺种的十二户,缺水的八户,不懂防虫的十九户……”我指着其中几行,“还有五户写,去年照着我们发的流程种,亩产多了一石二斗,今年想扩田,却被本地牙行压价三成。”

李商人凑近看了看,眉头皱起:“你是想把这些都拿出去讲?”

“不只是讲。”我把信收拢,“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不是我在争利,是他们在求一条活路。”

顾柏舟沉默了一会儿,走到桌前,拿起那张拒收文书,翻来覆去看了两遍。“你要是这时候站出来提‘农盟’,他们会说你趁机夺权。”

“那就让他们说。”我打开系统界面,调出数据流,“过去九十天,协作农户平均增收三成七,病害损失从两成降到六分之一。这些数字不会骗人。”

李商人盯着屏幕,忽然问:“你要怎么做?”

“第一,三天后,在打谷场办一场共议会。不请官,不请商,只请种地的人。第二,现场种两块田——一块用老法子,一块用我们的流程,一个月后见结果。第三,公布《初级农户协作章程》草案,谁愿意试,我们就供种、供技、保回收。”

屋里静了一瞬。

李商人先开口:“你这是把命摆上台面了。赢了,是大家的;输了,你一个人扛。”

我点头:“我知道。”

顾柏舟没再劝,转身出了门。过了会儿,他带回一把锄头,放在门槛旁,又取来两根竹竿,绑了个简易展架。

“晒图用的?”我问。

他嗯了一声:“你昨天画的对比表,得让人看得清楚。”

第二天一早,我开始起草章程。笔尖划过竹纸,写下第一条:凡加入协作网络者,技术指导免费,种子成本价供应,产出由合作方统收,价格不低于当季市价九成。

写到第五条时,林婶来了。她手里拎着个布包,放下后说:“村里几个老嫂子商量了,愿意把后坡那片荒地拿出来做试验田。”

我抬头:“多少亩?”

“十亩整。她们说,要是真能种出你说的产量,明年自家的地也照这个来。”

我合上本子:“她们要什么保证?”

“不要别的。”林婶顿了顿,“就想让你答应,过程全公开,每一步都喊她们来看。”

“可以。”我说,“我会请她们推选三人,全程监督播种、施肥、灌溉。”

中午,李商人带回来两个消息。一是邻镇两位掌柜看了章程,没表态,但收下了副本;二是粮行那边放出话,谁参加共议会,日后他们的铺子就不收谁的粮。

我正在院里整理演示用的秧苗样本,听了只是点点头。

“你不急?”他问。

“他们越拦,越说明这条路走对了。”我把一株壮苗放进托盘,“种地的人连决定怎么种的权利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收成?”

傍晚,顾柏舟从田里回来,裤脚沾泥,手里多了块木板。他蹲在门口刨了几下,用炭条写了几个字,挂在我家院外的竹牌旁边。

我走出去看,上面写着:“民生农盟·观澜首站”。

没有夸大,也没有解释,就这么挂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