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老问题缠上新麻烦(2/2)
赵铁柱没说话,捡起刨子重新示范,手腕转动间,板边渐渐变得平滑。“你看,”他把新板塞进卡槽,严丝合缝,“旧板车的脾气,就是吃软不吃硬,你顺着它的纹路来,它就给你长脸。”
孩子们追跑着撞过来,筐里的麦粒洒在新换的底板上,滚得叮当作响。“赵叔,板车修好啦?下午能去拉西瓜不?”领头的孩子举着柳条筐喊,筐底的破洞还在,却用麻线补了个十字花。
“想去就得帮着捡麦粒,”赵铁柱笑着挥手,“漏一粒打一下手心!”
李婶蹲在地上,把孩子们漏的麦粒往一起拢,忽然说:“对了,村西头的老井轱辘摇不动了,说是轴锈死了,你俩修完板车去瞅瞅?”
板车修好时,日头已经偏西。赵铁柱和阿伟推着车往村西头走,新底板在地上碾过,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比之前稳当多了。
老井轱辘果然锈得厉害,摇柄捏在手里纹丝不动。阿伟想往轴里灌机油,被赵铁柱拦住:“老榆木轴,灌机油会烂。”他往轴眼里塞了把麦糠,又浇了点滚水,反复摇了摇,轱辘竟“吱呀”一声动了。
“这是啥道理?”阿伟看得直瞪眼。
“麦糠吸潮,滚水一泡发胀,能把锈迹顶开。”赵铁柱擦了把汗,井绳在轱辘上绕出新的勒痕,“老辈人传的法子,比机油管用。”
井边的石槽裂了道缝,李婶早就用水泥补过,却总漏水。阿伟看着石槽上的裂纹,忽然想起换板车底板的事,捡起块碎石在缝里塞了些麦糠,又抹了把湿泥。“赵哥你看,这样能堵住不?”
赵铁柱笑着点头:“试试就知道。”他提起水桶往石槽里倒水,水顺着裂缝慢慢渗,却比之前慢了大半。“芒种忙,忙的不只是收麦,”他望着远处金黄的田野,“更是忙着把老物件修修补补,让它们接着陪咱过日子。”
夕阳把板车的影子拉得老长,新换的底板上,麦粒还在滚来滚去,像撒了把星星。阿伟推着车,忽然觉得这旧板车比新的还珍贵——它身上的每道木纹,每颗钉子,都藏着日子的温度,修修补补间,就把时光串成了线,一头连着过去,一头牵着将来。
“赵哥,”阿伟忽然说,“等秋收,咱用这板车去拉玉米吧?”
赵铁柱回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板车,眼里的光比夕阳还暖:“好啊,让它再多跑几年。”
晚风掠过麦场,麦垛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应和。老物件们的故事,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