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826章 庆喜班

第826章 庆喜班(1/2)

目录

光绪年间,关外辽阳地界有个“庆喜班”,原本在京城小有名气,只因时运不济,又得罪了权贵,一路向北漂泊,最后流落到了东北深山老林中。

时值隆冬,北风刮得跟刀子似的。班主姓陈,五十多岁,带着十来个徒弟,已经两天没吃上热乎饭了。大徒弟铁柱搀着陈班主,望着漫天的雪片子,愁道:“师父,再找不到地方落脚,咱们都得冻死在这儿。”

正当这时,眼尖的小徒弟喊起来:“瞧,前头有座庙!”

果然,半山腰上有座破败的山神庙,虽门窗不全,好歹能遮风挡雪。一行人踉跄着钻进庙里,但见蛛网密布,神像歪斜,供桌上积了厚厚一层灰。

“收拾收拾,先活命要紧。”陈班主吩咐道。

众人拾掇出一块干净地方,生起篝火,分了最后几块干粮。夜里,北风穿过破窗,发出呜呜的怪响。累极的戏子们挤在一起睡了,唯有陈班主难以入眠,望着残缺的山神像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陈班主忽然听见细微的声响。他悄悄起身,循声望去,竟见七八只黄鼠狼人立着,排成一行,最前面那只用爪子打着拍子,后面的跟着“咿咿呀呀”学唱戏,小爪子比划着动作,俨然是在模仿他们白天的排练。

陈班主觉得有趣,便不动声色地继续看。这些小东西学得倒有模有样,走台步、甩水袖,连悲伤欢喜的神情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只是细听那唱词,全是胡编乱造,荒诞不经:“正月里来跳墙头,偷只鸡来呷呷油...”、“小娘子开门笑呵呵,原是黄仙穿新罗...”

“师父,您看什么呢?”大徒弟铁柱醒来,见状就要抄棍子。

陈班主忙按住他:“别惊着它们!咱们唱戏的,有人学是好事,哪怕是黄仙呢。”

说来也怪,那些黄鼠狼见人醒了也不跑,反而齐齐作揖,那模样既滑稽又可爱。陈班主笑道:“既然要学,就学正经的。来来,我教你们《霸王别姬》。”

从此,这山神庙里出了奇景。白天庆喜班排戏,晚上黄鼠狼们有样学样。陈班主还真当起了师父,时不时指点它们。黄鼠狼极有灵性,一点就通,不出一个月,竟能唱完好几出大戏,只是唱词仍时常颠三倒四,惹人发笑。

戏班里有人嘀咕:“师父,黄鼠狼邪性,咱别惹上麻烦。”

陈班主却道:“众生平等,它们爱学戏,就是与我们有缘。再说,这荒山野岭的,有它们做伴,不也挺好?”

他还把口粮省下些,每晚放些在庙角。次日清晨,食物不见了,却总有些山野干货放在那儿作为回礼。

开春后,庆喜班下山到附近的王家屯唱戏。屯里有个恶霸叫王彪,仗着侄子在县衙当差,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他点了一出《贵妃醉酒》,却故意不给赏钱。

陈班主上前理论:“王大爷,咱们小本经营,您行行好...”

王彪一把推开他:“唱得什么玩意儿!也配要赏钱?滚!”

铁柱年轻气盛,顶了一句:“您不爱听,别人叫好着呢!”

王彪顿时勃然大怒,指使家丁把戏班子砸了个稀烂,还打伤了两个徒弟。

回到山神庙,众人垂头丧气。班子里最俊的旦角小云儿哭道:“行头都毁了,可怎么唱戏啊!”

正说着,庙角传来窸窣声。但见那群黄鼠狼钻出来,最前面那只最大的,居然人立着走到陈班主面前,递过来一块亮闪闪的东西。

陈班主接过一看,竟是块成色极好的山参,起码值十两银子。

“这...这是给我们的?”陈班主惊讶道。

那黄鼠狼居然点了点头,又作了个揖,带着众黄鼠狼消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