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灯花告状(2/2)
“正是。”赵氏答道。
周知县若有所思,令赵氏先行回家,随后吩咐衙役:“传张百万明日到堂问话。”
次日清晨,张百万被传到堂。这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穿着绸缎衣裳,手指上戴着一枚硕大的玉戒指,上堂后只是微微躬身:“不知大人传唤草民有何贵干?”
周知县将惊堂木一拍:“张百万,赵老实十年前中秋夜是否去过你家?”
张百万面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回大人,时隔多年,草民记不清了。”
“记不清了?”周知县冷笑,“赵老实为你家送家具,当夜便失踪了,如今尸骨在十里坡老槐树下被发现,你作何解释?”
张百万扑通跪地,声音发颤:“大人明鉴!赵老实当夜确实来过寒舍,但结清工钱后便离开了。他后来遭遇什么,草民实在不知啊!”
周知县见张百万神色慌张,心知有疑,但苦无证据,只得暂令他回家,不得随意离开县城。
退堂后,周知县愁眉不展。师爷低声道:“大人,此案已过十年,证据难寻。那卖油郎所言托梦之事,未免荒诞,会不会是他自己...”
周知县摆手道:“李小二眼神清澈,不像奸诈之徒。况且他若作案,何必自首?倒是那张百万,神色慌张,十分可疑。”
是夜,周知县辗转难眠,索性穿衣起床,微服私访至城隍庙中。他在神像前焚香祷告:“城隍爷明察秋毫,若真有冤情,望能给下官指明方向。”
祷告完毕,周知县静坐片刻,忽觉困意袭来,竟在庙中睡着了。朦胧中,见一白发老者走来,拱手道:“多谢大人为老夫申冤。害我者确是张百万,为的是老夫偶然得知他私通倭寇的秘密。当时他用铁锤击我头部,尸首埋在十里坡。作案凶器和他与倭寇往来书信,都藏在张家后院桂花树下的铁盒中。”
周知县猛然惊醒,发现天已微亮。他回想梦中情景,心下骇然,当即返回县衙,命衙役速去张家搜查。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衙役回报:在张家后院桂花树下挖出一铁盒,内有一把带暗褐色斑迹的铁锤,以及数封与倭寇往来的书信!
周知县大怒,即刻将张百万押解到堂。物证面前,张百万面如死灰,只得招供。
原来十年前中秋夜,赵老实送家具至张家,偶然听到张百万与倭寇使者密谈。张百万为防事情败露,用铁锤击毙赵老实,趁夜将尸首埋于十里坡老槐树下。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十年后竟因灯花炸裂而败露。
案情大白,周知县判张百万通敌杀人死罪,上报刑部核准。赵老实冤情得雪,尸骨得以重新安葬。
周知县感念李小二义举,赏银十两。李小二却推辞不受:“小人只是做了该做之事,不敢受赏。只求老爷准小人在城隍庙前设一油摊,方便往来香客。”
周知县欣然应允,还亲笔题写“义油郎”匾额相赠。
自此,李小二的油摊生意红火,人人都知城隍庙有个“义油郎”。而那盏长明灯,再未出现过灯花炸裂的异象,只是灯火似乎比以往更加明亮了,仿佛城隍爷因冤情得雪而欣慰。
后来有夜归人路过城隍庙,说曾在月光下看见两个老者对坐弈棋,一个像是城隍爷,一个酷似赵老实,二人相谈甚欢,直至东方既白方才隐去。
至于李小二,一生行善积德,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死后人们为他立了一座小像,就放在城隍庙一角,至今香火不绝。
这真是:灯花炸裂现奇冤,托梦分明岂偶然。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