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774章 铜钟镇妖

第774章 铜钟镇妖(2/2)

目录

但见黑暗中亮起两盏绿油油的灯笼——不,那是一双眼睛!一个庞然大物人立而起,高逾一丈,遍体黑毛,爪如钢钩,口吐红信,正是古籍记载的“魈魔”。这妖物专食生灵精血,每食一人,道行增一分。

魈魔嘶吼一声,直扑钟楼。

“摇绳!”道人大喝。

四个壮汉奋力拉动浸过黑狗血的绳索,铜钟微微晃动,发出“嗡”的一声低鸣。魈魔被声波震得后退几步,愈发狂躁。

道人念动真言,将符纸撒向空中。符纸无火自燃,化作团团火焰飞向妖物。魈魔挥爪拍散火焰,猛地蹿上钟楼,一爪将一名壮汉扫下楼去。

剩下三人魂飞魄散,扔下绳索就要跑。道人疾呼:“不能跑!否则全镇无人能活!”

话音未落,魈魔已扑到铜钟前,利爪划过钟身,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铜钟突然自己动了!

先是轻微震颤,继而剧烈摇晃,钟身符文逐一亮起金光。魈魔似被烫到般缩回爪子,惊疑不定地围着铜钟打转。

道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此钟灵性非凡,先前不鸣,是在积蓄力量,等待妖物现出真身!快,继续摇绳!”

壮汉们重燃希望,拼命拉动绳索。铜钟震荡愈烈,金光越来越盛。

魈魔察觉不妙,转身欲逃。说时迟那时快,铜钟突然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

“当!!!”

这一声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鸣响。钟声如雷霆炸开,金光如旭日迸发,整个钟楼被照得亮如白昼。魈魔发出凄厉惨叫,周身黑气如沸汤泼雪般消散。

金光中,隐约可见一位高僧虚影浮现,手结佛印,口诵真经。那魈魔在金光中扭曲翻滚,身形越来越淡,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无踪。

金光渐敛,钟声余音在镇中回荡良久,方才慢慢平息。

劫后余生的镇民们陆续开门出来,只见道人独自走下钟楼,四个壮汉虽受了惊吓,却无大碍。

“妖物已除,”道人疲惫地说,“但神钟舍利耗尽灵性,从此再不会自鸣了。”

众人登上钟楼,果然见铜钟黯然无光,钟身甚至添了几道细微裂纹。想起千年传统就此终结,无不怅然若失。

里正却朝铜钟郑重三拜:“神钟舍身镇妖,护我一镇平安。此恩此德,铜钟镇永世不忘!”

此后,铜钟果然再未自鸣。月圆之夜,镇子一片寂静。起初人们还不习惯,夜里总觉得少了什么。但渐渐地,镇上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安详。

怪事再没发生,连小偷小摸都几乎绝迹。更稀奇的是,有几次镇外洪水暴雨,铜钟镇却总是风雨稍小;邻镇闹匪患,土匪绕道而行;甚至某年大旱,铜钟镇的井水也不曾干涸。

镇上开始流传新的说法:铜钟并非失去灵性,而是转化了守护方式。它不再月月彰显神迹,却将最后的力量化入镇土,默默庇佑着这方水土与百姓。

几十年后,一个外地商人路过铜钟镇,听说了铜钟镇妖的故事。

那晚正是月圆之夜,商人借宿城隍庙。半夜醒来,他隐约听见钟楼方向传来极轻微的“嗡”声,似有似无。好奇之下,他披衣上楼查看。

月光如水,洒在古老的铜钟上。商人绕着铜钟仔细查看,忽然发现钟身一道裂纹中,似乎有微光一闪而过。他揉揉眼睛,再要看时,光芒已经消失。

正当他转身欲下楼时,仿佛听到一声极轻微的叹息,又像是欣慰的低语,消散在夜风中。

商人愣了片刻,忽然明白了什么。他朝着铜钟恭敬地拜了三拜,轻声道:

“原来您一直醒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