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囤粮招祸(2/2)
强盗头子哈哈大笑:“晚了!你的粮食,我们要分给饥民!让你也尝尝饿肚子的滋味!”
马万三跪地哀求:“好汉饶了我吧!这些粮食是我全部家当啊!”
强盗头子不为所动:“你当初可曾饶过那些饿肚子的百姓?”说罢不再理他,指挥手下将一袋袋粮食搬上马车。
不到两个时辰,马万三多年积攒的粮食被抢掠一空。强盗们临走时还放火烧了空仓,火光照亮了半片天空。
翌日天明,马万三望着化为灰烬的粮仓,瘫坐在地,欲哭无泪。更让他寒心的是,镇上百姓得知粮食被抢,不但不同情,反而拍手称快。
“活该!让他见死不救!”“苍天有眼啊!”“那些强盗说是把粮食分给穷人了,真是义贼啊!”
马万三羞愧难当,闭门不出三日。这三天里,他粒米未进,真正尝到了饥饿的滋味。第四日清晨,他忽然想起苏老先生的话,悔恨交加,捶胸顿足:“我真是糊涂啊!要是早听老先生的话,何至于此!”
他当即起身,沐浴更衣,徒步走向苏老先生住处。
见到老先生,马万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交加:“老先生,我悔不该不听您良言相劝!如今粮食尽失,我也无颜面对乡亲父老...”
苏老先生扶起他,叹道:“马老板能幡然醒悟,为时未晚。钱财乃身外之物,失了还可再得;若是失了人心,那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啊。”
马万三诚恳道:“请教老先生,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苏老先生沉吟片刻,道:“你虽失了粮食,但名下还有田产铺面。老朽听闻那些...义贼,将粮食分给了四方饥民,但仍是杯水车薪。你若真心悔改,何不将余财拿出,从邻县购粮回来平价售卖?如此既可弥补过错,也能真正帮助百姓。”
马万三恍然大悟,连连称是。
回家后,他立即变卖部分家产,亲自带人前往邻县购粮。不出半月,便运回数十车粮食。消息传开,百姓们聚在马家粮店前,却不敢近前,都疑心马万三又要抬高价格。
谁知马万三命人挂出新牌,上书:“平价售粮,每人每日限购三升,贫困者凭保免费领取。”
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胆大的上前问价,果然比平时价格还低三分。马万三亲自站在店前,向众人深深一揖:“往日我利欲熏心,见危不救,实在愧对乡亲。今日这些粮食,不为赚钱,只为赎罪。请大家放心购买,贫苦人家可找里正作保,免费领粮。”
人群中先是寂静,继而爆发出阵阵欢呼。百姓们排队购粮,秩序井然。有贫困老人前来,马万三不仅免费给粮,还额外赠送一些银钱。一连数月,他坚持平价售粮,自己贴补了大量银两,家产日减,声望却与日俱增。
这年旱情持续到了秋天,忽然天降甘霖,旱情缓解。说来也巧,雨后第二天,官府竟然抓获了那批抢劫马家粮仓的强盗。
审讯之时,强盗头子坦言:“我们本是本分农民,因旱灾颗粒无收,不得已落草为寇。见马万三囤粮不卖,一气之下才抢了他的粮仓。所有粮食都分给了灾民,自己一点未留。”
按律,抢劫粮食数额如此巨大,应当判处重刑。出乎意料的是,马万三却亲自到公堂为这些强盗求情:“大人明鉴,他们抢劫固然有罪,但事出有因,且所抢粮食尽数分给饥民,未曾自用一分一厘。若非他们这一抢,我恐怕至今仍执迷不悟。恳请大人从轻发落。”
知府感其诚意,最终从轻判处这些强盗劳役代刑。消息传出,百姓无不称赞马万三宽厚大度。
经此一事,马万三彻底变了个人。他诚信经营,常常周济贫困,成为当地有名的善人。一年后,在他的倡议下,本地商户共同建立了“义仓”,每年存储部分粮食以备灾年。马万三被推举为首任仓督,管理得井井有条。
又是一年大旱,但这次因有义仓存粮,百姓安然度过。马万三站在义仓前,看着有序领粮的百姓,不禁感慨万千。
苏老先生拄杖而来,笑道:“马老板,如今可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
马万三躬身行礼:“多谢老先生当年点拨。我如今才明白,钱财散尽还复来,人心一失难再得。做生意固然要求利,但更要求个心安理得。”
后来,马万三的生意越做越大,却始终秉持“诚信为本,扶贫济困”的原则。他的故事也被流传下来,成为商人恪守商业道德的典范。
据说马万三晚年常对子孙说:“咱们经商之人,切记天灾人祸之时,正是积德行善之机。宁可亏了钱财,不可亏了良心。那些看似吃亏的善举,到头来都是最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