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201章 老鸭汤

第201章 老鸭汤(1/2)

目录

小暑刚过,药膳馆的竹帘外蝉鸣聒噪。我正在后院翻晒新收的陈皮,小林擦着汗跑来:"程教授,您看这体检报告。"

报告上触目惊心的数字:70%的办公室人群脾胃虚弱,常见症状是食欲不振、饭后腹胀、大便不成形。最年轻的受检者才二十四岁。

"脾为后天之本。"我望着门外那些面色萎黄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捧着冰咖啡,眼下挂着青黑,"冷饮伤脾,空调伤阳,现代人的脾胃就是这么被糟蹋坏的。"

郑淮安从库房搬出个陶瓮,掀开棉布,一股醇厚的陈皮香扑面而来。这是广东新会十五年的老陈皮,表皮黝黑如檀木,内囊金黄似蜜蜡,轻轻一掰就渗出晶莹的油珠。

"老郑,这批陈皮..."我捻起一片对着光,"油室这么饱满?"

"台风年摘的大红柑。"老人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陈皮,"那年雨水多,柑皮油性足,存了十五年都没生虫。"

程明从市场拎回只老鸭,鸭掌粗糙如树皮,羽毛间杂着白丝。"爸,这鸭子真老,摊主说养了三年。"

"老鸭才补。"我掂了掂,少说有六斤重,"《食疗本草》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乡下人坐月子都喝老鸭汤。"

制作从处理鸭子开始。老鸭需用稻草火燎去细毛,保留皮下脂肪。程明举着喷枪要帮忙,被我拦下:"火燎的才香,燃气烧的有股子生铁味。"

陈皮要提前用米酒泡软,刮去内囊的白络。小林抢着刮,却把陈皮刮得七零八落。

"要顺着纹路刮。"郑淮安示范着,"三分力在刀,七分意在匀。"

炖汤最见功夫。砂锅先焯鸭块,撇去浮沫后下陈皮,文火慢炖四小时。程明盯着手表嘀咕:"高压锅半小时就好..."

"急火出油,慢火出髓。"我撇去汤面浮油,"《随息居饮食谱》说'老鸭汤贵在醇,不在速'。"

前厅传来虚弱的询问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苍白的年轻女孩,正捂着胃部皱眉:"医生说我...脾胃虚弱..."

我注意到她指甲上的竖纹和唇边的白屑:"是不是天天喝冰饮?"

她苦笑:"咖啡续命...一天三杯冰美式..."

典型的脾胃虚寒。我盛了碗刚炖好的陈皮老鸭汤:"趁热喝,汤要小口啜。"

汤色如琥珀,鸭肉的醇厚与陈皮的甘香交融。女孩小心啜饮,突然睁大眼睛:"好舒服...像有暖流...渗进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