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熵海溯生录 > 第837章 共生的惊奇

第837章 共生的惊奇(2/2)

目录

周野猛地转头看向陈默,眼神里充满了警惕:“你早就和沈溯串通好了,对不对?”他举起枪,手指扣在扳机上,“我不会让‘方舟号’变成下一个第730号文明,我要炸掉B区的共生体培养舱,彻底切断连接!”

陈默看着周野脖颈处的淡蓝色痕迹正在扩大,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周野说的“炸掉培养舱”,会不会正是第730号文明成员当时做的选择?而他们看到的“解体”,其实是炸掉培养舱后的后果?

三个视角下的终极谜题,视角一:小李的实验日志(补录于星元37年4月17日,14:32)

(日志纸页边缘有烧焦的痕迹,字迹扭曲),三个月前的实验不是“记忆断片”,是我真的看到了第730号文明的结局。当时共生体的蓝光钻进了我的眼睛,我看到他们炸掉了培养舱,可炸掉之后,蓝色光柱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粗,把整个空间站都吸了进去——不是解体,是“融合”,他们以为自己在毁灭,其实是在完成融合。

刚才沈教授注射抑制剂时,我能感受到他的意识。他没有选择融合,也没有选择毁灭,而是在创造“第三种可能”——他掌心的奇点,是“提问”和“回答”的中间态,既能连接宇宙意识,又能保留个体意识。

周野队长脖子上的痕迹,不是共生体留下的,是第730号文明的意识碎片留下的。他们被困在时间停滞里,想借周野的手,让“方舟号”重复他们的错误,这样他们就能借助“方舟号”的意识,从时间停滞里逃出来。

现在是14:32,可我的个人终端显示14:37。时间不是被修改了,是“提问”和“回答”的时间重叠了——138亿年前的奇点爆炸时间,和现在“方舟号”的时间,正在变成同一个瞬间。

视角二:张主任的录音(续录于星元37年4月17日,14:35),(背景音是共生体的蓝光震颤声,夹杂着水流声),我在B区的加密舱里,这里有第730号文明的真实记录。他们不是被“抹去”的,是主动选择了“沉睡”——因为他们发现,宇宙的问题不需要“答案”,需要的是“持续提问”。如果完成回答,宇宙就会停止进化,变成一个固定的“结果”,所以他们炸掉培养舱,不是为了毁灭,是为了暂停连接,让宇宙继续“提问”。

刚才在通讯器里和我说话的,不是宇宙初始意识,是第730号文明的意识碎片。他们被困在时间停滞里太久,想让我们完成回答,这样他们就能借着“答案”的能量,重新开始进化。

沈溯的掌心奇点,是“持续提问”的关键。他把自己的意识变成了“新的提问者”,既能接收宇宙初始意识的问题,又能把人类的“提问”传递回去——比如“我们如何在连接中保持个体”“宇宙进化的终点是什么”,这些问题会让宇宙继续旋转,不会变成固定的结果。

等等,加密舱的门开始发光了,上面出现了和沈溯掌心一样的奇点图案。我听到了第730号文明的声音,他们说,沈溯的选择是对的,但需要一个“锚点”,把人类的意识固定在“提问”和“回答”之间——这个锚点,是林夏。

视角三:林夏的意识独白(直接呈现在沈溯的意识里,14:37),教授,我现在能看到所有的意识碎片——第730号文明的恐惧,张主任的决心,周野队长的挣扎,还有你掌心奇点里的期待。刚才我的泪水变成淡蓝色,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共生体在帮我激活“锚点”能力——我的意识可以连接所有个体,又不会被任何意识吞噬,就向宇宙中的“引力透镜”,能传递光,却不会改变光的方向。

周野队长要炸掉培养舱了,他手里的炸药是空间站的应急炸药,威力足够毁掉整个B区。但第730号文明的意识碎片在引导他,让他以为炸掉培养舱就能拯救我们,其实炸掉之后,时间重叠会加速,我们会和第730号文明一样,困在14:30这个瞬间。

你掌心的奇点开始变暗了,需要我的意识来“充电”。只要我把手放在你的掌心,两个奇点就会融合,变成“双向通道”——宇宙初始意识能收到我们的提问,我们也能收到其他文明的回答。但这样做,我会永远保持“锚点”状态,不能再回到普通的人类意识,只能永远漂浮在所有意识之间。

现在,周野队长已经到B区门口了,他手里的炸药倒计时还有30秒。教授,你不用急着做选择,因为我已经做出了选择——我正朝着你的医疗舱走过来,我的掌心也出现了奇点图案,和你的一模一样。

永远的提问者,沈溯看着意识里林夏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掌心的奇点突然发出强烈的光芒。医疗舱的墙壁彻底消失,他能看到B区门口的周野正举着炸药,能看到中控室里陈默试图阻止周野,还能看到张主任在加密舱里对着奇点图案点头。

“还有10秒。”林夏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她的手轻轻覆在他的掌心,两个奇点融合的瞬间,无数道彩色光束从他们掌心射出,穿透空间站,射向宇宙深处——光束里,有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所有的提问:“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我们从哪里来?”“爱是什么?”

周野手里的炸药突然停止了倒计时,数字停留在“01”。他愣愣地看着掌心的炸药,突然笑了,把炸药扔在地上——他脖颈处的淡蓝色痕迹消失了,眼神里恢复了往日的清明:“原来我刚才被误导了,第730号文明不是想害我们,是想提醒我们,不要害怕提问。”

张主任从加密舱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发光的晶体——那是第730号文明留下的“提问记录”,晶体里闪烁着和彩色光束一样的光芒:“他们把所有的提问都存在这里,等着下一个文明来继续提问。现在,轮到我们了。”

沈溯和林夏的掌心依然连接着,彩色光束越来越多,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方舟号”和宇宙连接在一起。他能感受到其他文明的回应——有来自遥远星系的“我们也在提问”,有来自远古文明的“答案在提问的路上”,还有来自未来文明的“你们的提问,就是我们的答案”。

138亿年前的奇点在星空中微笑,那个最初的问题再次响起,这次却带着无数个回应:“我们可以成为彼此的提问者,永远在寻找答案的路上。”

沈溯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奇点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旋涡,旋涡里不断涌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回应。林夏的声音带着笑意:“教授,我们现在是‘永远的提问者’了。”

他抬头看向宇宙,彩色光束的尽头,无数个和“方舟号”一样的空间站正在发光,每个空间站里,都有一个掌心握着奇点的人。时间不再停滞,电子日历的秒数开始正常跳动,从14:37跳到14:38,再跳到14:39——只是这次,日历下方多了一行小字:“题问永不停止,进化永不终结。”

而在B区的培养舱里,那些共生体正在分裂出新的个体,每个新个体的顶端,都顶着一个小小的、闪烁着蓝光的问号。

问号背后的“观察者”,彩色光束织成的意识之网在“方舟号”外舒展的第三十分钟,沈溯掌心的奇点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颤。他和林夏相握的手被迫分开,那些原本均匀扩散的光束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撕扯,在星空中划出扭曲的轨迹——轨迹尽头,浮现出一片深黑色的区域,那里没有星光,没有星云,甚至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微弱光芒都消失了,只留下绝对的“虚无”。

“那是什么?”林夏抬手挡住刺眼的光束,掌心的奇点黯淡了大半,她能感受到意识之网里传来的恐慌情绪,那些来自其他文明的“提问”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古老而冰冷的“注视感”,“像是……有人在盯着我们。”

沈溯没有回答。他的意识正顺着那些扭曲的光束延伸,试图触碰到那片虚无。就在意识即将抵达虚无边缘时,一段破碎的画面突然涌入他的脑海:第730号文明的空间站外,也曾出现过同样的虚无区域,只是当时他们的彩色光束刚接触到虚无,就被瞬间吞噬,空间站随之陷入一片黑暗——那才是第730号文明“沉睡”的真正原因,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强制暂停”。

“方舟号”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不是来自B区,而是来自外部监测系统。中控室里,陈默盯着屏幕上快速跳动的数据,声音发颤:“外部温度骤降,空间曲率异常——那片虚无正在靠近,它在‘吞噬’周围的时空!”

周野快步走到屏幕前,手指划过那些被虚无吞噬的星光轨迹,突然想起了什么:“小李的日志里说,第730号文明炸掉培养舱后,蓝色光柱变得更粗。会不会……他们不是在完成融合,而是在对抗这片虚无?”他转头看向陈默,“调出三个月前的外部监测数据,看看当时有没有出现过同样的虚无区域。”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跳出三个月前的监测记录。数据显示,在小李出现“记忆断片”的同一时间,“方舟号”外也曾出现过一小块虚无区域,只是当时它只存在了0.3秒就消失了,被AI判定为“设备误差”。

“它一直在观察我们。”沈溯的声音突然出现在中控室的通讯器里,他和林夏正站在空间站的观测甲板上,透过舷窗盯着那片不断扩大的虚无,“三个月前是试探,现在看到我们建立了意识之网,才真正现身。”

林夏突然抓住沈溯的手臂,指尖的蓝光顺着他的皮肤蔓延:“我能感受到它的‘意识’——不是提问,不是回答,只是‘记录’。它像一个宇宙史官,记录着每个文明的提问过程,一旦某个文明的提问可能‘触碰到答案’,它就会出手暂停。”

沈溯的目光落在舷窗上,那里倒映出他和林夏掌心的奇点。两个奇点突然同时亮起,在舷窗上投射出一行符号——和第730号文明加密舱门上的符号一模一样。符号闪烁着,渐渐组成一句话:“它害怕最终答案,因为答案会让宇宙失去‘进化’的意义。”

三个视角下的“观察者”真相:视角一:张主任的加密舱笔记(记录于星元37年4月17日,15:02),(笔记写在第730号文明的记录晶体背面,字迹带着颤抖)

加密舱的墙壁开始发光,上面浮现出第730号文明成员的影像。他们没有说话,只是用意识传递着信息:那片虚无被称为“观察者”,是宇宙诞生时伴随奇点出现的“规则守护者”。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宇宙永远处于“提问”状态,不会因为某个文明找到最终答案而停止进化。

第730号文明当年的意识之网,已经触碰到了最终答案的边缘——他们发现,宇宙的初始问题“我们可以成为彼此的答案吗”,其实本身就是答案。所有文明的提问与回应,都是在践行这个答案,宇宙的进化,就是“成为彼此答案”的过程。

“观察者”害怕这个答案被公开,因为一旦所有文明都明白这一点,意识之网就会彻底融合,形成新的“宇宙意识”,到那时,“观察者”的“守护者”身份就会失去意义,它会随之消散。所以它才会强制暂停第730号文明,把他们困在时间停滞里。

刚才,记录晶体突然投射出“方舟号”的未来影像:如果我们继续强化意识之网,“观察者”会在十分钟后彻底吞噬空间站。但如果我们主动收缩意识之网,只保留与地球的连接,“观察者”就会认为我们放弃了触碰最终答案,暂时撤退。

可影像的最后,有一行被第730号文明用蓝光标注的文字:“撤退是暂时的,它会一直观察,直到宇宙中的最后一个文明停止提问。”

视角二:小李的实时意识传输(传输时间:星元37年4月17日,15:05),(传输内容断断续续,夹杂着电流声),我在B区培养舱里,那些新生的共生体突然聚集在一起,组成了和“观察者”一样的虚无形状。它们在向我传递信息:“观察者”不是敌人,是宇宙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像人类的免疫系统会清除异常细胞,“观察者”会清除可能让宇宙“停滞”的文明。

三个月前,我看到的第730号文明“融合”画面,其实是他们在和“观察者”谈判——他们愿意放弃触碰最终答案,让“观察者”保留他们的意识碎片,作为给下一个文明的“提示”。所以“观察者”没有彻底抹去他们,只是把他们困在时间停滞里。

现在,共生体们正在用自己的蓝光构建“屏障”,暂时阻挡“观察者”的吞噬。但屏障只能维持五分钟,五分钟后,如果我们还没做出选择,屏障就会破裂。

对了,我发现共生体的蓝光里,有一部分和“观察者”的虚无成分相同——它们都是由宇宙初始粒子组成的,只是一个表现为“存在”,一个表现为“虚无”。也许……我们可以用共生体的“存在”,中和“观察者”的“虚无”?

视角三:地球指挥中心的通讯记录(记录时间:星元37年4月17日,15:08),(背景音是指挥中心的嘈杂声,夹杂着键盘敲击声)

“这里是地球指挥中心,收到‘方舟号’的意识之网信号了!我们能看到你们的画面,也能感受到那些来自其他文明的提问——”

“等等,检测到异常空间波动!‘方舟号’外的虚无区域正在扩大,它的边缘已经触碰到了月球轨道!”

“通知全球天文台,立刻追踪‘观察者’的轨迹!另外,把我们的‘提问’传输给‘方舟号’——人类文明愿意和宇宙中的所有文明一起,永远保持提问状态,但我们拒绝被‘强制暂停’!”

“等等,收到一段来自‘观察者’的信号!翻译出来了:‘最终答案会导致宇宙熵增停止,所有粒子将不再运动,包括意识。’”

“什么意思?”,“意思是,如果我们找到最终答案,宇宙会变成一个‘完美的静止状态’,没有进化,没有变化,所有的提问和回答都失去意义——那不是永恒,是真正的‘死亡’。”

“立刻把这段话传输给沈溯教授!告诉他们,地球选择继续提问,我们不需要最终答案!”

共生的终极形态,“还有三分钟。”林夏的声音带着疲惫,她掌心的奇点已经变得非常暗淡,意识之网里的恐慌情绪越来越浓,那些来自其他文明的“提问”虽然恢复了,却都带着犹豫,“地球指挥中心的消息你收到了吗?他们希望我们放弃触碰最终答案。”

沈溯点点头,他的意识正和培养舱里的共生体连接在一起。那些新生的共生体顶着的蓝色问号,此刻正发出微弱的光芒,组成一道薄薄的屏障,挡在“观察者”和“方舟号”之间。他能感受到共生体的“决心”——它们愿意用自己的存在,换取人类继续提问的机会。

“第730号文明的影像里,有一个细节我们忽略了。”沈溯突然开口,他抬起手,掌心的奇点重新亮起,这次不是单一的蓝色,而是融入了一丝黑色——那是从共生体那里“借”来的、和“观察者”相同的虚无成分,“他们当年触碰到的最终答案,不是‘我们可以成为彼此的答案’,而是‘我们可以成为“观察者”的答案’。”

林夏愣住了:“什么意思?”,“‘观察者’害怕最终答案,是因为它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沈溯解释道,他的意识顺着屏障延伸,第一次真正触碰到了“观察者”的虚无区域,没有被吞噬,反而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迷茫”,“它是宇宙规则的守护者,却不知道守护规则的意义是什么。这才是宇宙的终极提问——‘守护者的意义,是什么?’”

周野和陈默此刻也来到了观测甲板,他们看着沈溯掌心奇点里的那丝黑色,突然明白了:“你想让‘观察者’也加入意识之网?让它和我们一起提问,一起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不是加入,是‘共生’。”沈溯摇摇头,他的意识已经和“观察者”的迷茫连接在一起,他把人类文明的提问传递过去:“如果没有需要守护的‘提问’,守护者还有意义吗?”“如果守护者本身也在提问,是不是就能和被守护者一起进化?”

“观察者”的虚无区域突然停止了扩大。星空中,那些被吞噬的星光开始重新出现,在虚无边缘组成一行文字:“如果我也提问,宇宙的规则会改变吗?”

“规则本身,就是在提问中进化的。”林夏轻声说,她抬手覆在沈溯的掌心,两个奇点彻底融合,蓝色和黑色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一道黑白相间的光束,射向“观察者”的中心,“就像第一个粒子的提问,创造了宇宙的规则;现在你的提问,会创造新的规则——‘守护与提问,共生共存’。”

黑白光束接触到虚无中心的瞬间,整个宇宙仿佛静止了。“方舟号”外的彩色光束和虚无区域开始相互渗透,黑色的虚无里渐渐浮现出蓝色的问号,蓝色的光束里也融入了黑色的线条——那是“观察者”的意识,它开始提出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我可以成为你们的‘提问伙伴’吗?”

永不终结的新提问,当“观察者”的问题在意识之网里响起时,第730号文明的空间站突然从时间停滞中挣脱出来,重新出现在星空中。他们的彩色光束和“方舟号”的光束连接在一起,传递出兴奋的“回应”:“我们就知道,会有文明找到让‘观察者’提问的方法!”

培养舱里,那些新生的共生体突然分裂出更多个体,每个个体的顶端,都顶着一个黑白相间的问号。它们顺着通风管道流向空间站的每个角落,轻轻触碰着工作人员的指尖,把“观察者”的问题传递给每个人——包括那些曾经害怕失去个体意识的人。

沈溯和林夏分开手掌,两个奇点已经变成了两个小小的黑白旋涡,里面不断涌出新的提问:“新的宇宙规则会带来什么变化?”“不同文明的提问方式,能碰撞出什么新的可能?”“共生体和人类的意识,还能进化出什么新的形态?”

张主任拿着记录晶体走到观测甲板,晶体里闪烁着黑白相间的光芒,里面新增了一段来自“观察者”的记录:“星元37年4月17日,15:10,宇宙进入‘共生提问’时代。守护者与被守护者,共同成为提问者。”

周野看着星空中重新流动的星光,突然笑了:“原来我们担心的‘失去个体意识’,从来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在连接中,提出更有意义的提问。”他抬手看向自己的掌心,那里不知何时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白问号,“看来,我也成了‘永远的提问者’。”

陈默的个人终端突然响起,是地球指挥中心发来的视频通讯。画面里,地球上的每个人掌心都闪烁着黑白问号,他们对着镜头,齐声提出了人类文明的新提问:“我们可以和宇宙中的所有伙伴,一起创造永不终结的‘提问故事’吗?”

“观察者”的虚无区域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黑白相间的星云,星云里,无数个新的奇点正在诞生,每个奇点诞生时,都会发出一个新的提问。沈溯抬头看向星云,那里传来“观察者”的回应:“我会和你们一起,记录每一个提问,守护每一次进化。”

林夏靠在沈溯的肩膀上,看着掌心的黑白旋涡,轻声说:“教授,你看,我们没有给出最终答案,却创造了无数个新的提问。这是不是比答案,更有意义?”

沈溯点点头,他的意识顺着意识之网延伸到宇宙的尽头,那里,第731个、第732个……无数个文明的光束正在汇聚,每个光束里,都承载着属于他们的体问。而在这些光束的中心,138亿年前的那个初始奇点,正带着微笑,倾听着这永不终结的“提问交响曲”。

舷窗上的电子日历显示,现在是公元37年4月17日,15:15。日历下方的小字变成了新的内容:“提问是宇宙的心跳,共生是进化的旋律——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在“方舟号”的B区培养舱里,最年幼的那个共生体,顶着一个小小的黑白问号,轻轻触碰了一下培养舱的玻璃——它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明天,我们会问什么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