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暗刃如锋 > 第379章 夜炉对话(三)

第379章 夜炉对话(三)(2/2)

目录

“我父亲倒是好解决,我只要给予阿公一封书信,老爷子亲自出面,我父亲不敢说出什么。”

“至于张家,确实有些麻烦,张大公子尽管不能人道,但是最注重面子,有麻麻烦。”

“婉莹,你先去一封书信,至于其他的,我想想办法。”

“只是这样,婉莹,我们的结婚需要推迟了。”

“逸飞,推迟一些时间,我倒是没有意见,但是你还要回返沪上吗?”

“是啊!沪上最近不太平,我确实需要及时回返,可我们的婚礼不能进行,一飞这里也不能多多陪伴啊!

宋志站起来,看向远处黑乎乎的呈贡山,心里的滋味百味杂陈。

与此同时,在华夏与掸邦交界地区,有一个大约200多人的队伍孤独行军。

掸邦与华夏的边界区域以高黎贡山为核心,形成天然地理屏障,山脉南北走向,东侧为怒江(萨尔温江)峡谷,西侧为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江心坡地区(约2.7万平方公里)为平原盆地,土壤肥沃且水系发达,兼具农耕与军事价值?。

但存在着众多?争议区域。主要是分布?在三个地区。

?佤山区?是华夏与王国条约矛盾导致未定界,1941年王国迫使华夏承认“1941年线”,将班洪、班老部落部分区域划入王国所属。

?勐卯三角地?是1897年起被王国“永租”,地势低平,毗邻瑞丽江?。

?片马地区?位于尖高山以北,1911年王国侵占后引发长期纠纷,地形险要,为高黎贡山隘口?。

而此时正值华夏抗战时期,滇缅铁路建设需求迫使蓝党政府接受王国划界条件,但未实地勘界?。

地形复杂性与殖民遗留问题导致实际控制与条约存在差异?。

而此时王国殖民统治下的?掸邦,掸邦是汉代对北部掸族聚居地区的称呼?。

当时掸邦仍为王国殖民地,王国通过1894年《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和1897年条约对两国边界进行单方面划分,并利用华夏抗战困境在1941年以封闭滇缅公路为要挟,迫使蓝党政府承认对其有利的“1941年线”,将班洪、班老部落部分区域划入英属缅甸?。

?而滇缅公路的作为华夏抗战“唯一生命线”,1938年由20万滇省民众耗时9个月建成,连接春城至腊戍。

1941年1月,倭寇持续轰炸滇缅公路关键节点如功果桥,华夏以汽油桶浮桥维持运输,凸显该地区在物资通道上的极端重要性?。

王国为巩固殖民利益,在佧佤山区制造“班洪事件”后强行推进边界划分?。

倭寇通过外交施压王国,导致滇缅公路曾短暂封闭(1940年),但1941年1月公路重新开放后遭倭寇大规模空袭?。

尖高山以北的片马地区自1911年起被王国军侵占,掸邦独立后延续实际管辖,成为两国边界三大争议区之一?。

这一时期的两国交界地带既是抗战物资运输的咽喉,也是殖民势力与地缘冲突的焦点。

作为穿越者,宋志非常清楚,前世非常麻烦的边界问题,正是这个时期,安南、掸邦和天竺几个国家占取华夏便宜的时候。

宋志作为一个纯粹的爱国者,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宋志要对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