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什么好事都落不下她(2/2)
菁莪知道她这是要谈条件了,先给她添一勺汤表示友好,又说:“饭后我洗碗。”
“碗让你姐夫洗,我们厂要调整工人福利,三千多人,分了八个等级,看得我头晕眼花,你帮我理一理。”
“好!”
交易达成,韩湘开始讲:“公派留学,机会给小四了,学校很好,小四儿开始想去,但爸找人打听了下,发现名单里有一半都是——”
她把筷子竖起来往上指了指,贴近菁莪耳边说:“那些人家的子女。”
菁莪懂了:“联络人脉?”
韩湘点头:“还有结亲。爸从来不让咱们和他们交往,连吃饭避暑度假都不和他们一起,更何况这个?
躲都躲不及,还一起留学、趁机结亲?狗屁!想都不要想!当即就把这事否了。
后来又说,去了后学不了桥梁,要换专业,小四就更不去了。正好谭教授回国,小四儿仰慕他已久,就读了他的研究生。
事情就是这样,过程很简单,至于那个名额后来又给谁了就不知道了,也和咱们无关,但不用想也知道不是普通人家。”
“爸爸睿智!”菁莪由衷地赞,不和他们交往,不和他们结亲,做一个孤勇,守一世太平。
“能不睿智吗?不睿智怎么把你娶进门当儿媳妇?”韩湘玩笑一句,
接着说:“多少年前的事了,没想到又翻出来了,你知道就行。我重点要和你说的不是这个。
是想说,你们所承接的任务来自全国各地,还都是重点工程,以后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个人那个人,你只要记住一点就行,那就是,咱们家不和他们任何人深交、更不加入任何阵营。
尤其要离那些靠说嘴和写文吃饭的人远点,他们的心眼儿太多了,往往话里有话、话里藏话、话里有机锋,不知道哪句真哪句假。
那种人也不能得罪,倒不是说君子小人,而是你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就会被他们提炼出什么东西来,往外一传就变味。
咱们家人可以带兵、可以冲锋、可以搞技术、可以以身许国以命保国,但不可以被任何人利用。既然咱们不擅长和他们打交道,那就干脆不打交道。
爸一贯的做法就是装傻充愣,见面哈哈一笑,你好我好大家好,做好自己的事,其他东西不交流更不探讨,你也这样就行。”
菁莪点头,韩湘继续:“就像今天你说那个人,我虽然没见过她,也不知道她是谁,但一听就知道她是胡说八道。
哪有在陌生人面前说这种话的?还高知、还留学生呢,颜小鸟都没这么无知!说这种话,要么缺心眼儿、要么别有目的。
我估计,搞不好她是想把小四儿拉进他们设计组,让小四儿支持他们的新方案,小四儿一旦支持,就代表爸也支持,爸若是支持,他们的事就成了。但爸绝对不会掺和他们的事。
她肯定会再打问你,想要打听到你是谁不难,正好你又负责数学所的工作,找你比找小四儿更得力,她百分之一万还会找你。
只要和她碰上,你坚持好自己的原则,凡事公事公办就行,别深交,也别得罪。防人之心不可无,谈事情、交接文件,一定要有第三个人在场。”
菁莪点头说我知道了。
小孩子们吃饱了,先一步下桌去玩,韩湘看老鸭汤的汤快喝没了,鸭肉却没人吃,端起砂锅到炉子上重新热了热,喊在厢房里吃饭的几个警卫员,让他们把鸭肉端走吃掉。
冬子跑过来,在韩钰刚刚坐过的地方坐了,低声对菁莪和韩湘说:
“我查了,乔黛昵,29岁,离异。
留学期间学的是水利水电,大学和韩蜀上过同一所学校,但她是进修生,水利中专学校毕业,参加了一年工作之后又被送去进修的,学的也不是桥梁,是水利。
所以和韩蜀不是同学,只进修了不到两年,严格来讲,连校友也不算。
熟悉乔黛昵的人说,她从小到大学习都一般,但每次有什么好事又都落不下她。属于比较幸运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