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惊鲵捡了一个人:他要弥补遗憾? > 第227章 卫庄的猜测。

第227章 卫庄的猜测。(1/2)

目录

陈雍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暮色笼罩的废墟尽头,广场上只剩下逆流沙众人。

赤练扭动腰肢,款款走近,声音带着一丝担忧和疑惑:“卫庄大人,陈雍的话能信吗?

白凤也从飞檐上轻盈落下,眉头微蹙:“此人诡计多端,此言或许只是为了稳住我们,避免冲突。”

隐蝠发出桀桀怪笑:“管他是真是假,不如杀几个秦狗痛快!”

卫庄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他的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手中那份略显陈旧的竹简上。

他缓缓展开竹简。

借着最后一丝天光,卫庄的目光扫过竹简上的字迹。

那字迹,他太熟悉了,正是韩非特有的、飘逸中带着铮铮风骨的笔法!

这一点,做不得假。

当他仔细阅读竹简上的内容时,眉头却渐渐锁紧。

这并非韩非以往所着的、充满哲思与谋略的《五蠹》、《孤愤》等宏篇大论,也并非他惯常的书信口吻。

竹简上的内容,更像是一份札记,或者说,是对当下时局的冷静分析与律法探讨。

上面清晰的写着韩、赵两国灭亡之后,秦法在当地推行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诸如旧贵族利用宗族势力对抗秦吏、百姓因习惯旧俗而对新法产生抵触、土地重新分配引发的纠纷等等。

韩非客观,甚至堪称冷酷的笔触,剖析着这些现象的根源,并尝试提出一些修正和补充秦法的建议,以使律法更能贴合当地实情,减少推行阻力。

其中一些观点,明显是结合了韩国、赵国覆灭后的最新情况才能得出的结论,绝非韩非“生前”所能预见。

卫庄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笔迹是韩非的,毋庸置疑,内容,却是“死后”的见闻与思考。

这只有一个解释韩非,可能还活着!

而且,他就在秦国,甚至可能就在嬴政的身边,以某种不为人知的身份,参与着秦国的治国理政!

这个推断,让卫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直以来,他都以为韩非已遭毒手,将满腔怒火和仇恨倾泻在秦国身上。

可如果韩非没死,那他这些年的仇恨,又算什么?逆流沙与秦国的对抗,又意义何在?

竹简的最后,没有落款,只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法之行,如水之流,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然其源,不可浊。

世易时移,法亦当变,然变之目的,终为求治,非为乱也。】

卫庄紧紧攥着竹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抬头望向咸阳方向,目光复杂到了极点。

愤怒、疑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陈雍最后那句“好自为之”,此刻听来,竟充满了深意。

“卫庄大人,我们接下来……”赤练小心翼翼的问道。

卫庄沉默了许久许久,直至月亮都升起。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卷竹简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

他的眼神恢复了以往的冰冷,但那份决绝的杀意,却悄然淡去了几分。

“传令下去,所有针对秦国官吏的刺杀行动,暂缓。

撤离新郑,隐匿行踪,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轻举妄动。”

逆流沙众人皆是一愣,但无人敢提出异议,纷纷躬身领命:“是!”

卫庄最后看了一眼这片韩国的废墟,转身,身影融入浓重的夜色之中。

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猜测,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道路。

在真相大白之前,所有的冲动和复仇,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

自卫庄等人离开以后,新郑的局势在昌平君雷厉风行的镇压和陈雍后续的安抚下,逐渐趋于平稳。

秦法得以更顺利地推行,对参与暴乱者的清算有条不紊,对普通百姓则示以宽宥,恩威并施之下,韩地的人心开始慢慢归附。

处理完主要事务,陈雍本欲返回咸阳复命。

不过,就在他整理韩国旧档时,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跳入了他的脑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