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朱元璋:咱的儿子们啊!(2/2)
当然,这些话朱棣现在是不会说出口的,不是因为怕了,而是没有必要。
并且现在才哪到哪啊?后面才是劲爆的地方。
这个朱扒皮还想和人家宸太祖相比?至少人家只是没有明确继承人,可人家的眼光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而且也在死前就预感到了有大事要发生,将遗诏和玉玺藏了起来,保证了轩辕墨政权的合法性。
而你朱扒皮呢?你倒是早早的确定了继承人。
可是你为了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朱允炆杀了多少的功臣?多少陪你打天下的功臣死在了你的屠刀下?
你是在就确定好了继承人,可你是一点都不看朱允炆那货的能力啊!
——————
【“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仅仅是将他的灵柩停灵七天便草草下葬,并且还下令所有藩王不得前来京城吊丧,必须待在封地里。”
“而当时,朱棣已经到达了淮安。”
“如果朱棣是在朱元璋死后前往京城的,那先不说他是怎么这么快得到朱元璋殡天的消息的,光是这短短的几天时间也不可能让他从北平到达淮安。”
“除非朱棣是早就得到了朱元璋的召见,只是没能够赶得上见到朱元璋。”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归根结底还是朱允炆的行为太过反常,完全就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他如果真的怕藩王造反,那不是更应该让这些藩王进京,到时候直接找个借口把他们扣在京城吗?这放虎归山是个什么鬼?”】
【“朱允炆的逆天操作还不止这些,他对于儒家经典的理解实在是过于理想化,完全忽略掉了现实,最典型的就是他上位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先处理好国家大事,而是将地名改了。”
“他将当时大明的许多地名改回古代称谓,例如府、县、卫所等机构名称均改为了历史上的名称,部分地区甚至进行了两次更名。”
“由于改动范围广、频率高,别说是民众的正常生活,就连官员都需频繁适应新名称,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公文处理中出现大量标注。”
“这项莫名其妙的政令让官员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地名更改,刻印新官章、标注旧地名等事务,严重影响了其他政务。”
“然后他还将当时大明设立的南北榜取消掉了,这北方连年战乱,教育水平本来就比不上南方地区,这直接导致北方士子录取率大幅下降,严重加剧了社会矛盾。”】
【“最为逆天的是他丫的连抄作业都抄不明白!”
“藩王对于朝廷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就连国力强悍的宸朝一直以来也只敢在自家土地上分封齐楚晋秦四个亲王,而且这些亲王更多的只是荣誉,一点兵权都没有。”
“可朱元璋不一样,他直接赋予了大明的藩王不小的兵权,他觉得自已的儿子一定会像宸朝外封的亲王一样帮助明朝开疆拓土。”
“可朱元璋完全没有想到自已的儿子里就没有几个是正常人,全是一群类人猿。”
“就算是正常人的,甚至可以说是好人的,那也是直接被人拿着枪指着脑袋,被人当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