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没事,小伤(2/2)
“专业。”王标献赞了一句,“安装的电老虎最容易出问题,就得这么较真。”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王标献按下开关,会议室的顶灯“唰”地亮了,暖黄的光线洒在资料上,像给每一页纸都镀了层金边。杨学前出去买了盒饭,大家边吃边讨论,米饭的香气混着油墨味,竟也有种特别的踏实。
“现在开始合并资料。”王标献放下盒饭,擦了擦手,“比如各直管部的人员培训记录,可以按‘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分类合并,这样专家看起来一目了然……”
他拿起剪刀和胶水,示范着如何把重复的表格剪掉,保留核心内容:“安全资料不是越多越好,是越精越好。要让专家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亮点,比如景辰他们的铝模板管理,鑫子他们的反光条创新……”
陈景辰跟着剪剪粘粘,手指被纸张划了道小口子,渗出血珠,他往嘴里吮了吮,又继续干活。王鑫见了,递来个创可贴:“小心点,资料重要,手也重要。”
“没事,小伤。”陈景辰笑着贴上,想起在工地时,手指被钢筋划破是常事,施清研的抽屉里总备着创可贴,说“安全人得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
合并到塔吊资料时,王标献忽然停住了:“你们发现没?各直管部的塔吊检查周期不太统一,有的一周一次,有的十天一次。”他翻出规范,“这里写着‘塔式起重机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咱们统一按这个来,把十天一次的改成一周,补全记录。”
“我这就改。”潘大为立刻拿出笔,“以前想着项目不忙,拉长点周期没事,看来还是不能偷懒。”
“安全上偷的懒,迟早要还的。”王标献的语气严肃起来,“上次有个项目就是因为塔吊检查不及时,螺栓松动差点出大事。咱们做资料,不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为了真的把安全落到实处。”
大家都沉默了,手里的动作却更认真了。陈景辰想起施清研说的“资料是工程的良心”,此刻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重量——每一个数据,每一次签字,都连着工地上的一条条人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夜色越来越深,会议室的灯光却亮得像白昼。资料渐渐合并成几大摞,整齐地码在桌上,像座小小的堡垒。王标献拿起最后一本,翻到扉页,提笔写下“镇雄棚改项目安全资料汇编”,字迹遒劲有力。
“搞定!”王鑫伸了个懒腰,骨头发出“咔哒”的声响,“这胳膊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值了。”杨学前看着整齐的资料,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明天专家看了,肯定挑不出大毛病。”
陈景辰拿起手机,才发现施清研发来了消息:“安顿好了,九直管的宿舍挺干净的,勿念。”后面跟着张照片,是她收拾好的书桌,台灯亮着,旁边放着本《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他笑着回复:“好好休息,明天加油。”
放下手机,他看着会议室里的几人——王标献在整理最后的清单,王鑫和潘大为在收拾散落的纸张,杨学前在给饮水机换水。灯光在他们脸上跳跃,每个人的眼里都带着疲惫,却又透着股满足。
这或许就是安全人的默契吧。不用多说,却都明白肩上的责任;不用刻意迎合,却能为了同一个目标携手并进。就像此刻桌上的资料,来自不同的直管部,却因为共同的认真,拼成了完整的安全拼图。
“走吧,回去休息。”王标献合上最后一本资料,“明天,咱们一起等好消息。”
走出指挥部时,夜风带着凉意吹过来,陈景辰却觉得浑身暖和。他抬头看了看天,星星比前几天多了些,在墨蓝色的夜空里眨着眼睛,像无数双注视着工地的眼睛。
他知道,资料审查只是开始,真正的安全之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这样一群较真的人,一群愿意为了“安全”二字携手并进的人,这条路就一定能走得稳稳当当。
就像此刻的镇雄,虽然经历了风雨,却在灯光和星光的守护下,透着股踏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