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专属配车已到账!赵设计师牌面拉满,出击!(2/2)
它卖的是店主从各地搜罗来的,各种有设计感的手工艺品、饰品,以及少量来自港岛的设计师服装。
店主姓兰,大家都叫她兰姐。
听说这个人眼光极毒,为人也高傲,很多想把东西放她店里卖的人,都被她几句话就打发了。
越是这样,赵小丽越觉得,这里就是她要找的地方。
她的品牌,第一站,必须从这里开始。
她合上笔记本,发动了汽车。
桑塔纳平稳地驶出街道,汇入车流,没有了公交车的颠簸和嘈杂,思路都变得清晰起来。
她忽然明白了梁文浩那句“时间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
一个小时后,车停在了文德路的路口。
赵小丽没有直接开到店门口,而是找了个位置停好,自己走了过去。
文德路很安静,两旁是有些年头的老榕树。
兰心小筑的门面不大,一块木制的招牌,店名是手写的,笔锋秀丽。
没有夸张的装饰,但门口摆放的几盆兰花,和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橱窗,都透着一股精致和讲究。
赵小丽推门进去,风铃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店里很安静。
一个穿着改良式水墨旗袍的女人,正坐在一张梨花木长桌后,低头擦拭着一个银质的首饰盒。
她约莫三十多岁,长发松松地挽着,气质清冷。
听到声音,她抬起头。
“随便看看。”她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淡淡的。
赵小丽没有说话,点了点头,开始在店里慢慢逛起来。
店里的东西确实不多,但每一件都很有看头。
一个手工捏制的陶土小猫,一个用苗族蜡染布做的手袋,几件来自港岛的衬衫,设计简约,但剪裁和面料都属上乘。
这里的每一件商品,都在表达着店主的审美。
赵小丽拿起那个蜡染手袋,仔细看了看。
“这个蜡染,是贵州那边的老手艺了。”
兰姐擦拭的动作停了一下,抬眼看她。
“你懂?”
“我做服装设计,对这些传统面料工艺,比较感兴趣。”赵小丽放下手袋,走到了长桌前。
“我姓赵,想和兰姐谈个合作。”她开门见山。
兰姐笑了。
“又是一个设计师。”她放下手里的银器和绒布,身体靠向椅背,双手环胸。
“每天都有自称设计师的人来找我,都说自己的东西独一无二。”
“我的设计,是不是独一无二,需要您看过才知道。”赵小丽不卑不亢,从包里拿出了她的画稿。
“我知道兰姐的规矩,也知道您这里的衣服,卖得比百货公司贵得多。”
“我来找您,不是只想把衣服放在这里寄卖。”
“我想和兰心小筑,做一个联名系列。”
兰姐愣住了。
联名?这个词,在八十年代的内地,还非常新鲜。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的品牌,和您的店铺,联合推出一个独家系列。这个系列,只在兰心小筑销售。”
赵小丽往前一步。
“您的店铺有最精准的客户群,我的设计能为您的店铺带来独家的货品。我们不是简单的供货关系,而是互相成就的合作伙伴。”
兰姐沉默了。
她说的这番话,也完全不像一个刚出茅庐的设计师。
“口气不小。”许久,兰姐才缓缓开口,“你凭什么觉得,你的设计,配得上我的店?”
“就凭这个。”
赵小丽翻开画稿,将其中一张,推到了兰姐面前。
那是一件改良的旗袍,用的正是靛蓝色的手工布料,领口和袖口的设计,融入了现代几何元素。
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时髦的利落。
兰姐的目光,落在了画稿上。
她看了很久。
“画得不错。但是,画是画,衣服是衣服。”
她抬起头,重新看向赵小丽。
“我不看画稿,我只看成衣。做出样衣来,让我看到它的面料、版型、做工,我们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