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 > 第176章 欣欣向荣

第176章 欣欣向荣(1/2)

目录

周倩倩和孙小霖在桃源小区的新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也照进了母子俩的心底。孙小霖在自己的小床上滚来滚去,兴奋地宣告着对这片小天地的所有权。周倩倩看着儿子眼中久违的光彩,觉得一切奔波都值得了。

安顿下来后,生计问题成了头等大事。周倩倩盘算着手里的存款,决定从最拿手的面食开始。她在小区公示栏贴了张手写的小广告:“供应手工馒头、花卷,接受预定,可用新鲜蔬菜交换。”字迹娟秀,带着一丝试探性的期待。

起初几天,响应寥寥。周倩倩心里有些打鼓,是不是价格定高了?或者大家对外来户的手艺不信任?

正当她犹豫时,对门的邻居,一位姓王的阿姨敲开了门。王阿姨快人快语:“小周啊,我看到你贴的单子了。光写馒头花卷太简单了,咱们小区天南地北的人都有,你好歹弄点带馅儿的,包子、饺子什么的,肯定更受欢迎。”

周倩倩眼前一亮,这真是当局者迷!“王阿姨,您说得对!可我刚开始,设备不全,就一个普通的蒸锅,一次做不了太多……”

“哎哟,这有啥!”王阿姨摆摆手,“我家有个大的多层蒸锅,平时闲置着,你先拿去用!都是邻居,别客气。你先试试做点肉包子、素菜包,我帮你跟老姐妹们宣传宣传!”

王阿姨的热情像一阵暖风,吹散了周倩倩心头的迷雾。她感激地接过蒸锅,立刻着手准备。第二天,她做了几笼试验品,肉包馅大皮薄,素菜包用的是小区菜地刚摘的青菜,清爽可口。她让孙小霖给王阿姨和对门几家相熟的邻居送了些尝尝。

很快,反馈就来了。不仅是好评,还有实实在在的订单。有人用一把小葱换两个包子,有人用几个鸡蛋换一袋馒头,更多的是直接付钱预定。周倩倩的小本子上,记录得密密麻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面、调馅、上笼蒸,厨房里弥漫着温暖的面香和蒸汽。

孙小霖也成了妈妈的小帮手,放学后负责将预定好的食物装袋,送到邻居家门口。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更多邻居,性格越发开朗。周倩倩的“周妈手工面点”渐渐在小区里有了名气,虽然忙碌,但内心无比充实。她发现,靠自己的双手,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真的能扎根下来。

“啥?租铺面?”

这天,桃源小区自治会的几个管理人员找到周倩倩,告诉她小区朝外的一圈商铺正在招租。

“这也是夏总给的福利,说要把这些商铺用到实处。你也知道,咱们小区里好多都是外来人口,放弃外地工作来到这里,肯定得有生活来源,最近这段时间,不光是你在想法子挣钱,其他人也是。”

“三栋有个会做面的,五栋有个会做饼的,小区里就想着,要不你们三个人合伙开个早餐铺子,一来大家吃早餐方便,二来也能给你们找个正经的工作挣钱,你看怎么样?”

周倩倩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赶忙问租金多少。

租金不高,商铺的租金最终也是用到小区自建设的,说不定哪天就不用小区租户自己出物业费了,一切都得看盈利。

桃源小区人流量很大,尤其是一些外地的游客,j来东华镇旅游必定要来看看桃源小区,逛一逛门口的桃源商超。

很多客人开车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都有,下车肯定想吃顿热乎饭。

周倩倩这几个妇女,做些家常便饭没什么问题,把她们整合到一起开店,也是大家的主意。

租金不高,还有人合伙,这再犹豫就太傻了。

周倩倩毫不犹豫就同意合伙开店,然后被自治会的人介绍和另外两个小伙伴认识。

年纪大的女人叫宗红,今年五十六岁,她结婚早,有个老伴,还活着,千年的时候两个人离婚了,她和老伴有俩孩子,一男孩一女,男的去国外不回来,女孩嫁外地,也不怎么回来。

宗红和她老伴离婚的原因很简单,吃了一辈子苦,老了不想吃苦了。

她年轻的时候,那男的就出轨,找三啊四的,闹了大半辈子,不光出轨,他还家暴,宗红不能有什么意见,不能他就打人。

孩子还小的时候,宗红为了孩子强忍着,那男的能挣钱,不离婚好歹对孩子有好处。

终于把俩孩子都养大了,宗红要离婚,却得不到两个孩子的支持,要么就是说她都忍这么多年了,再忍忍怎么了,要么就说她这个岁数离婚丢人,闺女儿子都认为她一辈子不工作,在家里光享福了。

再说他们爸爸出轨家暴的事,就说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

宗红有苦说不出,被儿女们这样说,一咬牙又忍了许多年。

直到儿女成家立业,她身体越来越差,一想到后半辈子还要伺候她老伴,她就受不了,终于闹来闹去,闹离婚了。

她离婚是净身出户,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没钱没娘家了,孩子也不盼她好,希望她早点吃够苦头回他们爸爸身边去。

宗红来到桃源小区,因为她年纪大,所以没有单独的套间,而是和其他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单身妇女共住一个套间,对她们来说这里就是她们的栖身之所。

再说了,年纪大点有人陪着住,也能放心些。

宗红闲不下来,闲下来就想琢磨着挣钱,她做一辈子的家庭主妇,一手好厨艺,为了谋生,她就琢磨做点馄饨饺子卖,没想到反响还挺好。

另一个年轻的女孩,比周倩倩岁数还要小,也是一个人带娃,她有一个女儿,今年三岁。她因为远嫁,生的是闺女,不遭婆家待见,婆家要把她闺女送人,让她再生,她跟婆家闹了两年,丈夫却一直不站在她这边。

当初嫁给他也是跟家里人抗争许久,最终却是这个结果,女孩没有脸回娘家,干脆就带着孩子一个人过。

日子过得苦巴巴的。

她会做面条,她娘家就是做面馆生意的。

三个命苦的女人一拍即合,没过多久就在小区门口租下一间九十多平米的铺子,一年租金才三万块钱,分工合作,没想到生意还挺好,她们忙不过来,干脆就在小区里招工,又找来两个帮手。

虽然每天都很忙,可周倩倩心里舒坦啊,手里有钱了,孩子也有人看了,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这一天,她接到了左乐的电话。

“倩倩,新家和生活都适应了吗?”左乐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

“适应了,特别好!左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周倩倩语气轻快,“我做了点包子馒头,生意还不错呢。”

“那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能行。”左乐为她高兴,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稍微正式了些,“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帮忙?你说。”周倩倩有些好奇。

“是这样,我们单位最近要搞个小型联谊活动,主要是为了让一些单身的同事扩展下社交圈,氛围很轻松的。要求每人最好带个朋友一起,免得尴尬。我这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女伴,想问问你方不方便充个数?就当去玩一下,顺便也认识些新朋友。”左乐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

周倩倩愣了一下。她明白左乐的好意,是怕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圈子太窄。但经过婚姻的创伤,她对重新进入一段关系充满了警惕和疲惫。眼下,她只想好好经营和儿子的小日子,努力赚钱,让生活稳定下来。感情的事,她暂时不想,也不敢去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